老玩子是獨生子女,從來不曾體會家長對自己公平與否。但自從當了媽有了二妹三妹,自己都能感受到感情的天枰慢慢地向較小的傾斜,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妹妹們身上。
老大也開始了新的角色,有空就要幫老母親搭把手、喂飯、幫妹妹提東西、收拾行裝,統統都要干。
沒帶好偶爾還會被抱怨一番
久而久之老母親也常常被人提醒
一碗水要端平
端不平的一碗水
然而真的可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嗎?從情感上來說就做不到!首先人的本能和同情心就會對弱小的那個給予更多的幫助,幼小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寬容。
其次,孩子性格各有不同,但是肯定有一個比較嘴甜會來事,老母親絕對不相信面對這樣一個孩子的時候,父母會覺得這是個心機GIRL/BOY(往往老二,老三就是這樣心機)。相反會認為這個孩子聰明,懂事,招人愛。
如果我們掙扎於端平,很多時候不過是給自己和娃徒增壓力。比如娃學樂器,一旦大娃開始學,二娃必定也要跟上,不然父母肯定會覺得資源分配不均。那如果其中一個娃不喜歡,也不適合學呢。那結果必然是一個娃學得好,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青睞和偏愛,而另一個總也做不好,而且孩子們會被不停地比較,做得不好的那個總受到批評,最終會讓這個孩子自信心和感情受挫。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自以為的端平最終導致了真正的不平。
需求不同決定差異對待
與其去嘗試端平這碗水,不如去發現他們不一樣的需要。孩子們都會長大,曾經聰明伶俐,奶聲奶氣的老二和老三最終都會成長為處處和老母親對著乾的老大,正常情況下天枰並不會一直對小的傾斜。
而以孩子的個體差異為基礎的分配才更合理也更長久。活潑好動的就多做體育活動,安靜內斂的就多做思維創造的活動。男孩子多提供玩具和戶外活動的資源,女孩子多花時間聊天談心。帶男孩子去尋找刺激,也可以和女孩子一起看一場爛漫的電影。這些做起來看似都非常的不公平,但是最終他們都會滿意這種各得其所的安排。
如果選一個看似公平折中的方案,往往有一方或所有參與者都要有所讓步,這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最大的公平是多勞多得!這個就很簡單了,和績效考核一個道理,為家裡服務越多,被誇獎和獲得獎勵的機會也越多。同理學習和課外活動上也是,越努力,完成度越高的孩子,理應得到更多的資源分配。可以是物品獎勵,也可以是活動體驗獎勵。
每個娃都是寶貝
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只應該體現在飲食,住行這些基本生活要求上,不厚此薄彼就是端平。行動上稍有偏愛是可以接受的,捫心自問只要當每個孩子都是寶貝,沒有刻意冷落,就算公平的老母親。
公平是讓每個娃都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對孩子來說,真正的公平父母是讓他們體驗到被愛,每個孩子都能在家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
這樣的父母都有一雙發現孩子身上不同閃光點的眼睛,並能因材施教保護好這顆小火苗讓它不斷燃燒,發光發熱。
作者:櫻桃老玩子,來新八年的野生雲南阿姨,邊生娃邊讀研的學渣,玩樂不止,折騰不斷。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