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No Kids Zone”的概念在新加坡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毕竟我们的社会比较亲家庭,而且“阿公”心心念念一直想要提高生育率啊。
但据红蚂蚁所知,本地以猫狗为主题的咖啡馆,是有明文规定不接待六岁以下的小孩的,因为担心孩童不懂得如何正确地与猫狗打交道,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但也有一些咖啡馆,会定期特别腾出时段来招待小孩,或让小孩举行生日派对等。
“NO KIDS ZONE”延伸至一系列的“No XX ZONE”
一家冷面店的老板举著一个告示,上面写着,他们将对任何未经同意在店内进行拍摄并将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的人采取法律行动。(NAVER)各种各样的“NO XX ZONE” 比No Kids Zone更进阶的版本是“No Youth Zone”,禁止中学生和高中生出入。
釜山某间咖啡厅就曾挂出“No Youth Zone”,不欢迎国高中生。他们解释说,附近的国高中生不仅吸烟、吐口水还辱骂职员,因此拒绝他们访问店家,引发了热议。
又如,新加坡也有的“No Study Zone”,韩国也有。
顾名思义,是为了防止顾客以念书为由在咖啡厅长时间“泡著”。这个群体在韩国被称为“Ka-Gong-Jok”,意思是在咖啡厅读书的族群(咖读族)。
还有“No Youtuber Zone”,限制Youtuber或直播主进入店内拍摄而造成用餐的客人不便。
蚁粉或许会问,在店内拍片或直播,不是能帮店家宣传,吸引更多人来消费吗?但其实很多店家都注意到,直播主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点阅率与收益,顾客则认为这种行为更像是“扰民”。因此“No Youtuber Zone”的作法还挺受欢迎的。
2020年,韩国的第一波冠病疫情因与“新天地”大邱教会的教徒有关。当时韩国大多数人都遵守防疫措施,该教会的教徒却我行我素举行宗教集会且不配合政府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导致韩国的疫情扩散得相当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在韩国疫情初期,宗教和教会的形象一度跌落至谷底而出现“No Believer Zone”。
去年12月,首尔的一个露营地的告示在网上疯传,因为写着不接受40岁及以上的人预订,并表示该限制是为了“大声喧哗和过度酗酒”的大叔大姐。该告示称,他们的房车会更适合20多岁至30多岁的年轻女性和夫妇。
在济州岛,至少有10家旅馆设定了年龄限制(从35岁到39岁不等),避免出现年长房客以高人一等的傲慢方式与年轻房客交谈的尴尬局面。这也反映出韩国根深蒂固的辈分年龄等级制度。
在釜山,一所大学附近的一家酒吧因为设置了“无教授区”而走红。老板看到很多教授在炫耀时表现得很无礼,于是决定禁止他们光顾。
釜山一间大学附近的一家酒吧外贴著“禁止教授区”的告示。(推特)对于设立这类“禁区”,韩国当地的人们反应不一。不少人认为这是提倡歧视的一种借口,甚至会让特定群体的歧视根深蒂固。
有些专家指出,韩国作为一个大体上同质化的社会(homogeneous),对歧视的看法不像文化多元化的国家那么敏感,而且韩国人很少有机会公开讨论歧视意味着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处理。
随着我国边境重开,本地家长如果想带孩子前往韩国旅游,出发前或许得先做点功课,至少查一查。看看那些想去打卡的咖啡馆和餐馆,有没有挂出“NO KIDS ZONE”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