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发现了一个超级宝藏的遛娃好去处。
这里的展览可是李显龙总理赞助并主持开幕的~
李显龙总理主持开幕仪式
李显龙总理使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手环回答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有趣问题。
李显龙总理在“咖啡店擂台”游戏中与对手切磋彼此的“咖啡店语言”水平。
这个展览,位于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二楼,入场免费,无需预约。是的,我们发现的遛娃宝地就是——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
新加坡全国人口中,有7成以上是华族,走在大街上,总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亲切的乡音。不夸张地说,一个不会任何英语的中国人,也可以在新加坡顺利地生活。
图源:today
作为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人,到底他们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将华人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的,又是如何与当地文化融合而形成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本土华族文化,来一趟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这一切的疑问就会解开。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推出首个常设展览“新加坡华人·探索本土华族文化”,通过互动性展示,让访客了解华族文化、文化交融及公共政策如何塑造新加坡华族文化,并反思这三个要素如何促使新加坡发展出有别于其他华人地区的华族文化。
进入大厅,就会有热情的安哥提醒到访者每人领取一个具备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的手环,然后戴着手环在靠墙的一排机器上注册你的用户,之后在观展的过程中,用手环轻触感应器,不仅可以跟机器交流,还能在最后领取个人化分析报告,让你更了解自己。
热情的安哥看我们用华语跟孩子交流,便送上两份探索之旅任务册。两个孩子拿到以后当藏宝图一样仔细翻看起来。
里面不光有展厅地图,每个展区还各有一个小任务,帮孩子更好地理解整个展览的内容。
这是我参观过的交互感最强的展览,在短短的参观过程中,小惊喜总会突然从某个小角落里蹦出来,孩子玩得特别开心。
身份新注解
穿过一段时光隧道,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展厅《身份新注解》,一起探索地理、经济与政治因素如何塑造“新加坡华人”这个身份。
在这个大圆桌上,可以看到早期新加坡华人主要来源于中国哪些地方,他们讲什么语言,早期在新加坡主要从事什么行业。孩子转转盘、翻木板,动手玩耍的同时了解了很多隐藏知识,一举两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