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师行业几乎是男性的天下,在本地,女机师少过1%。配合好莱坞大片《捍卫战士:独行侠》(Top Gun:Maverick)的上映,联邦影业邀请六名女机师观片,《联合早报》记者采访其中三人,谈她们入行的契机,以及她们面对的眼光和挑战。天空无限,恰如她们对飞行的热爱。
联邦影业邀请六名女机师包括王佩诗(前排右)、莎姬娜(后排左起)与吴羽馨等观看阿汤哥主演的《捍卫战士:独行侠》。(叶振忠摄)
新加坡女性发展白皮书今年3月28日出炉,内容涵盖五大方面,即职场平等,对看护者的支援,防止暴力与伤害,扶持女性的其他措施,以及观念上的转变。
不少职业急需大家观念上的改变,尤其是阳盛阴衰的飞机师行业。《联合早报》采访了本地三名女机师,她们分享在蓝天筑梦的点滴,尤其要呼吁人们打破“机师是男性工作”的根深蒂固想法,因为女性也很专业,可以撑起一片天。她们也幽默地指出,无需很阳刚,拥有一身健硕肌肉的人才能开飞机。
约了一年前从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lines)卸下职务的王佩诗(39岁),卡达航空(Qatar Airways)的吴羽馨(26岁),以及在空中客车亚洲培训中心(Airbus Asia Training Centre)工作的29岁Shakinah Rosman(莎姬娜罗斯曼)在乌节路一带做访问。见到她们时非常惊讶,颜值高,婀娜多姿,说她们是模特儿或从事一些文职工作,没违和感。
记者被模式化的思想给束缚了,以为会看到三位头发剪得短短,做男性打扮,身材健硕,阳刚女飞行员。怎知映入眼帘的三人很有女人味,其中还有长得娇小的女生。女机师认为天空无限,而她们对飞行的热爱亦然,不折不扣是一群壮志英雌。
据知,飞行员的课程非常昂贵,将近20万元。目前本地的女机师,有些从空姐华丽转身。空姐本来就长得漂亮,即便穿上机师制服充满英气,还是会碰到好奇的乘客问:“你真的是机师?你很漂亮,看起来像空姐。”面对这样的提问,出身空姐的匿名机师就说:“把乘客的好奇当成一种赞美,不过也希望打破大家这种既定的想法。”
《捍卫战士:独行侠》的汤姆克鲁斯挑战高难度的 飞行技术。(联邦影业提供)
王佩诗:打破成见不在意旁人眼光
抱着猫儿的王佩诗展现温柔的一面。(受访者提供)
王佩诗从中学到初院的课程辅助活动是附属学生军团(NCC)的空军,从而接触到飞行,“我很年轻就知道自己能够飞。”2003年在澳大利亚上飞行课程的她说:“感觉很好,因为年轻、话少,在那里体验生活,也很清楚目标,八个月完成课程,多逗留费用就多。”
第一次投入商用机服务是在2006年,捷星亚洲(Jetstar Asia)是她任职的第一家航空公司,过后转到其他多家公司,当了16年机师,最后五年在香港航空,最后一次飞行是一年前,因为她决定挑战新工作——全球衔接专家(Global Engagement Specialist),为波音公司加强国际影响力。她说:“人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追求与里程碑。疫情促使我跳脱舒适圈,尝试机师以外的工作。”
16年的回忆无法一一道尽,她特别难忘有次在驾驶的捷星航班上,安排父母同机到香港旅游。“我在机上特别以广播感谢了父母。我订了一个完整配套,包括香港机场接机,父母坐直升机等,花了我一个月薪水。”
16年的飞行可处理过紧急状况?她说没有,还强调飞机是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气象预告超精准,天气不好不飞,不会让自己与乘客处于危险中。即便有状况,我们都被教导用紧急程序应对。”
她认为女性的成长与职业选择被普世的既定印象所束缚,“人们认为女生不适合某些工作,是时候让更多女性接触这行,女性可以是出色的飞行员。这种想法要自小就根植在大家脑海里,长大后看到女机师是平常事,而不是认为她们一定是空姐。劳动力有50%是女性,为什么机师不能男女性别均衡呢?”
她给要入行新人的建议是:“根据遗传学的研究,女性要完成一件事,她们更专业,给自己更多督促,确保做得完善。人们能接受男人有更多的挑战与失败,但女人失败后,旁人会说‘我不是告诉过了你吗’,所以女性在性别上自我认同时,还要越过别人怀疑的眼光。在这个摩登时代,大家应该打破这种既定成见。女性别在意他人的眼光,而是为自己而活和做事。”
2021年成立的Women In Aviation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Chapter(简称WAI SG,暂译国际航空女性新加坡分会)是东南亚首创,旨在建立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价值观,鼓励更多女性在行业中产生影响力,从而造福新加坡航空和航天工业生态系统。WAI SG将为热衷于航空航天业的年轻女性提供指导计划,也希望能提供奖学金。王佩诗说:“希望透过WAI SG能吸引更多女性加入航空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