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新加坡受到冲击最大
二、昨通报2起新增死亡病例,总体病死率降至0.109%
三、ICU重症病患维持在8人,ICU占用率2.3%
四、输氧病患增至45人,普通型住院增至235人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新加坡受到冲击最大
由于疫情反复爆发打来的打击,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受到重挫,进而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同比下降明显。
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下降2.9%,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股份制企业增长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6.1%;私营企业下降1.1%。
4月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为29483亿元,同比下降高达11.1%,是2020年3月份以来最大降幅。
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会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新加坡是中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国进口需求的下降预计会给新加坡造成重大冲击。
昨天(5月18日),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发布最新经济预测报告指出,由于中国进口需求下降,新加坡或是受最大冲击的亚洲经济体,其次是泰国和马来西亚。
图源:Natixis
新加坡金管局于今年4月公布新加坡半年一度的《宏观经济评估》报告中预测,新加坡2022年全年GDP增长率同比为3%~5%。
贸工部将于下周三(5月25日)公布今年第一季的经济调查报告。经济师预测第一季经济实际增长会好于上月的预估。不过由于全球经济面临各种风险,新加坡政府可能会下调全年经济增长预测。
马国经济师蔡学敏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她预测贸工部会下调2022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目前的3%~5%,下调到2%~4%。
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在面临俄乌危机、通胀压力加剧等不确定因素,经济增速也将放缓。联合国昨天(5月18日)发布的《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表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调至3.1%,低于2022年1月发布的4%的增速预期。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近期在出席东盟未来工作会议时发表演讲称:“联合国劳工组织专家预估,全球经济危机或将导致两亿人失业。”
新加坡昨增6442起
为50天以来单日新高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5月18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6442起,含本土6289起、境外输入153起,累计125万4113起,破125万起。
这是自3月29日以来,新增确诊病例的单日新高。
5月14日至16日是三天长周末,一些诊所周末休息,许多人5月17才接受检测,积压了三天的数据纳入18日的中午统计,加上目前仍处于4月26日大开放之后的反弹波当中,因此,5月18日的数据高企。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连续11天突破1.0,自前一天的1.03升至1.05,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105起。
《新加坡眼》早前曾多次提出,增长率突破1.0,过段时间之后,应该会再次下降,降至1.0以下,之后继续趋向1.0。
病毒无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开放之后出现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关键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总体阳性率21.98%
实际数据肯定更高
昨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当中,PCR核酸检测阳性466人 (7%) ,ART抗原检测阳性5976 (93%) 。新加坡不做全员核酸检测,而是让民众做抗原ART自测,其他很多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特区也是这种模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