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债措施结束或引发贷款违约 今年首季八房地产抵押逼售 同比多两个成交额增约150%
政府不再延长暂缓偿还贷款的措施,今年第一季在拍卖市场敲锤成交的九个房地产中,有八个属于银行抵押逼售(mortgagee sale),高于去年同期的六个,总成交额同比增长151.5%至1963万8000元。
分析师预料,政府的缓债措施去年12月底解除,加上本地利率上扬,可能造成贷款违约情况增加,导致抵押逼售的房地产上扬。
根据房屋经纪公司SRI整理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整体拍卖市场方面,今年第一季共有86个房地产推出求售,低于去年同期的201个。
其中,九个房地产找到买家,高于去年同期的七个,总额为2109万3000元,同比增长61.8%。
在整体拍卖市场当中,住宅是各类房地产当中成交数量最多的,共有四个,商业和零售房地产则各有两个,工业房地产有一个。
从成交价来看,住宅总值为1384万元,占成交总额的65.6%,商业和零售房地产则分别占14.6%和12.4%。
戴玉祥产业拍卖与销售总监陈紫萍受访时说,拍卖活动相对淡静,除了今年首两个月受到新年和农历新年节庆活动的影响,也因为去年12月中推出的新一轮降温措施发挥作用。
“市场一般需要几个月来适应降温措施造成的改变。”
SRI执行合伙人莫思思指出,今年第一季,有两个商业房地产在拍卖市场成交;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则完全没有商业房地产在拍卖会上成功脱售。
“这很可能与新一轮降温措施有关,商业房地产无须支付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和卖方印花税(SSD),促使买家的兴趣转向商业房地产。”
根据SRI数据,今年第一季推出抵押逼售的房地产只有51个,不及去年同期121个的半数。
陈紫萍指出,本地房地产市场目前仍活跃,一些陷入经济困难的屋主和业主仍能找到买家,不至于被银行收回逼售。
莫思思补充说,尽管求售的抵押逼售房地产数量减少,但更多这类房地产觅得买家,这与本地市场的正面情绪有关。
“随着通货膨胀的课题受到热议,以及许多投资者在股市赚到钱,一些投资者因此选择投资房地产来对冲通胀。”
| 莱坊:市场初现债务压力迹象
至于拍卖市场今年接下来的表现,莱坊(Knight Frank)在一份报告中说,随着政府解除缓债措施,冠病疫情的伤兵“开始浮出水面”,目前市场已出现债务压力的初期迹象。
政府于2020年推出缓债措施,协助缓解受疫情影响的借款者的财务压力。其中,个人房贷偿还每月还款60%(包括贷款利息和部分本金)的援助措施,已在去年12月31日结束。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局可能加快加息步伐,市场目前进入利率上扬周期,本地利率也显著上扬,而许多银行已停止提供固定利率房贷配套。随着房贷利率预计攀高,贷款者将面对更大经济压力。
莱坊房地产拍卖与销售部主管李秀萍预料,下半年在拍卖市场求售的房地产将增加,而商业空间将占多数。
陈紫萍指出,市场从新一轮降温措施适应过来后,更多屋主会更积极探索拍卖市场,作为他们售卖房地产的另一渠道。
第二季才刚开始,宏茂桥尼敏埔(Nim Green)43号的半独立式洋房,本月以633万元高价敲锤成交。该洋房从585万元起标,竞标激烈。
谁还在意黄金或非黄金地段?
来自 / 联合早报
文 / 许丽卿
新加坡的房屋政策和城市规划,体现了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不管是住在市区或郊区、私宅或组屋,每个人都有如拥有“黄金地”。
在遍地皆黄金,处处是机会的土地上,连远离繁华热闹市中心的郊区组屋都有可能成为“黄金屋”。
最近有个外国朋友移居本地准备置产,房屋经纪介绍了几个黄金和非黄金地段的公寓供他考虑。朋友不熟悉新加坡,搞不懂黄金和非黄金地段的房价差别。为了解答疑问,我做了功课,结果发现新加坡“遍地皆黄金”。
根据莱坊发布的一份财富报告,假如你手握100万美元,在新加坡只能买到35.4平方米豪宅,这样的豪宅价格在2021年是全球城市第五贵。
我国总面积比纽约和香港小很多,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个小红点,寸土如金。既然我国“遍地黄金”,那土地是否还有黄金与非黄金地段之分?
黄金地段最传统的定义,就是经济地理学所谓的中央商业区(CBD)。本地的中央商业区位于新加坡河、滨海湾,以及牛车水一带,涵盖莱佛士坊、珊顿道及丹戎巴葛(基本上就是邮区1、2及6)。很多时候,这历史悠久的商业区也俗称市中心、市区和坡底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