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组屋区突现肺结核,七人已被感染居民商家接受检测
二、昨通报3起新增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维持在0.055%
三、ICU重症病患维持在8人,ICU占用率2.3%
四、输氧病患降至48人,普通型住院降至236人
组屋区突现肺结核
七人已被感染居民商家接受检测
据卫生部发表文告说,当局在3月2日接获七起肺结核病例的通报。经过基因分析后,在上个月确认七起病例由相似的基因组成,存在一定的关联。他们都来自惹兰红山第2座组屋,都是在今年2月到3月之间确诊。卫生部表示,患者之间没有接触过,或在同一个地点聚集。
为了安全起见,卫生部决定从5月27日开始,为整座组屋的现有以及前住户、商家等相关人员进行免费的检测,直到31日。另外卫生部将在惹兰红山第3座组屋的居民委员会设立检测站,为店家、摊主进行检测。当局也会派出流动小组,上门为居民进行检测。
(惹兰红山组屋,图源:Google Map)
国家传染病中心和人民协会的工作人员也会从即日起,挨家挨户拜访居民、商家和摊主,鼓励他们接受检测。卫生部也会通过电话,邀请那些在2020年10月之后入住组屋,但已经搬离的居民或租客接受检测。
关于传播
卫生部表示,如果没有同患者接触,感染肺结核的几率非常低,因此,偶尔到访这座组屋或附近地区的居民无需接受检测。
另外,感染肺结核的病患一旦接受治疗,就不会将病症传染给他人。所以目前这些病患并不构成公共卫生风险,请民众不必恐慌。
新加坡确诊病例破126万起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5月20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4342起,含本土4228起、境外输入114起,累计126万3033起,破126万起。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连续13天突破1.0,自前一天的1.14降至1.09,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109起。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长率突破1.0,过段时间之后,应该会再次下降,降至1.0以下,之后继续趋向1.0。
病毒无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开放之后出现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关键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总体阳性率22.14%
实际数据肯定更高
昨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当中,PCR核酸检测阳性355人 (8%) ,ART抗原检测阳性3987(92%)。新加坡不做全员核酸检测,而是让民众做抗原ART自测,其他很多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特区也是这种模式。
《新加坡眼》根据卫生部数据计算,新加坡总体阳性率为22.14%。
卫生部多次指出,考虑到不少ART抗原自测阳性没有上报,感染人数实际上肯定更多,总体阳性率肯定更高。有专家判断,总体阳性率可能已经达到60%至80%。
阳性率越高,越接近群体免疫,病毒仍会传播,但速度放缓、重症和死亡下降。当局制定政策考虑的不是感染人数,而是重症和死亡,并在医疗资源无挤兑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尽可能大范围的开放。
昨天通报3起新增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是40至59岁中年人
卫生部昨晚通报3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374起,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109%,与前一天同。
昨天通报的3起新增死亡病例皆病逝于5月20日,一人是七旬或以上年长者,一人是六旬年长者,还有一人是40岁至59岁中年人。近期死亡人数和年龄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种类划分,新加坡经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进入德尔塔波,现在是奥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为奥密克戎波的开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现的时间粗略划分出三个时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维持在0.055%,与前一天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