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網傳他們要來新加坡了!官方回應:不能說,先保密!

2022-05-22

今日疫情快報

新加坡5月21日

新增3775

今天5月22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今晚更新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邁入5月,新加坡繼續加大步伐,重振疫後經濟!

今天早上新聞報道,樟宜機場第二航站樓(T2)疫情影響後關閉了整整2年後,終於要重開,5月29日會以全新面貌出現~

不知不覺樟宜機場的客流量已經回到了疫情前的57%

機場人山人海(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最近每周都有好消息,給人感覺全世界的大公司都來了:台積電、蔚來、戴森、思愛普、賽諾菲……

新加坡又在瘋狂「搞 錢」

外媒稱台積電要投十億建新廠

新加坡經發局:先保密

昨天外媒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正考慮在新加坡建廠增加半導體產能,以幫助解決全球供應短缺問題。

(截圖:華爾街日報)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尚未做出最終決定,計劃的細節仍在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討論中,

初步談判涉及一家大型工廠,其建設成本將高達數十億美元,新加坡方面很有可能提供資金協助建設。

對於這個傳言,新加坡媒體向經發局求證,其發言人表示「保密」:

「經發局如果有跟任何公司商談項目,也不會公開,它們都屬於私人保密信息。」

(示意圖)

如果傳言為真也不奇怪,新加坡一直都是晶片製造中心,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及完善的供應鏈。

本地已經有許多半導體公司設廠,包括台積電早前已有一個8寸晶圓廠,以下這些公司也是在有原廠的情況下,近期決定擴建

(新加坡格芯)

2021年6月美國半導體巨頭格芯(Global Foundries)將投資超過40 億美元擴大其新加坡晶圓廠並提高產能,以解決全球微晶片短缺問題,預計2023年投產。

(聯華電子新加坡)

2022年2月中國台灣半導體代工廠聯華電子(UMC)將斥資50億美元在新加坡設立一座新的先進位造廠,地點在原廠邊上,並預計在2024年年底啟動生產。

很多人調侃2023年後,新加坡將變成「芯加坡」~

蔚來在新加坡上市

多個跨國公司設研發中心

蔚來汽車(NIO)前天(5月20日)開始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GX)主板成功上市公司A類普通股,股票代碼為「NIO」。

創始人兼執行長李斌在上市儀式後,對新加坡媒體透露,蔚來會在新加坡設立一個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研發中心,

並且公司內部已經批准了「一個比較大的預算」給新加坡研發中心

(示意圖:新浪財經)

李斌誇獎新加坡在人工智慧這方面的科技創新基礎是「非常強的」,他稱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都是巨大的人才庫。

在新加坡設研究中心,是許多科技品牌正在做的事情。

早前戴森準備在新加坡建廠生產電動車,後來雖然商業計劃變動,但他依然把新加坡當作「根據地」。

3月26日,戴森(Dyson)設於新加坡的全球新總部揭幕,李顯龍總理親自出席揭幕儀式,戴森宣布四年投資15億新元!

(圖源:Tech360)

另外,在3月24日思愛普公司(SAP)宣布在新加坡推出它在東南亞的首個數碼創新中心,投資2.5億新幣!

(圖源:theEdge)

法國製藥公司官宣

新加坡已成亞洲疫苗中心

早在新冠第一年2020年底,時任交通部長王乙康就表示過,

新加坡完全有能力成為亞洲冠病疫苗的運輸和配送中心,在疫苗分配工作扮演重要角色!

後來新加坡不但在運輸和配送方面大展拳腳,而且正在成為亞洲疫苗製造中心。

4月20日,法國製藥公司賽諾菲(Sanofi)宣布在新加坡設立首個亞洲疫苗中心,耗資6億新元!

(以上圖源:早報)

至此,新加坡已經快集齊許多主流疫苗公司。

2021年5月10日,德國疫苗廠商BioNTech(聯合生產輝瑞疫苗的公司)的CEO和時任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開了一個重要線上記者會。

宣布BioNTech將在新加坡設立東南亞區域總部,並建立一座生產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設施。

(圖源:海峽時報)

一切都已經安排好,生產基地預計將於2023年投入運營,並將創造至少80個就業機會。

2022年2月16日,莫德納官方宣布將在新加坡設立子公司。這家公司會繼續生產mRNA疫苗以及相關治療藥物。

目前莫德納在日本、韓國、澳洲都有辦事處。所以這次在新、馬、中國港台設廠,相當於擴張他們的亞太版圖。

不過在這些子公司所在地,莫德納總裁邦塞爾對新加坡特別稱讚:

「我很高興宣布,莫德納將擴展到新加坡這個亞洲生物科技中心。」

目前占地280公頃的大士生物醫藥園區就吸引了13家國際製造公司和7000名員工,而新加坡計劃持續幫助在本地落戶的生物製造公司擴展業務。

金融消息人士予以肯定稱:「新加坡展現出國家整體的戰略性行動。」

金融業和科技業持續擴張

亞洲中心地位穩了

金融業就不用說了,作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新加坡金融業在疫情中持續擴張規模,「家族辦公室」的移民方式讓大量富豪把目光放在新加坡。

近期,富豪李嘉誠的私人投資公司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透露消息:

目前正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打算尋求新交易機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圖源:商業時報)

維港投資是臉書(Facebook)、Spotify、Siri的早期投資者。

公司由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周凱旋全資擁有,而李嘉誠聯同維港公司參與科技與創新科技項目。

現在,新加坡將成為維港投資的海外第一站,目測約10個員工會進駐其公司在新加坡的辦事處。

科技業是新加坡近年來的另一個產業方向,

從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到螞蟻集團、華為雲等科技公司,他們都把目光投向了新加坡,並不斷擴張自己的版圖。

全球排名前100的科技公司中,據說有80家公司都在新加坡開展業務~

不管如何,新加坡金融業和科技業雙雙起飛,他們的「孩子」——金融科技業也是機遇不斷。

專注「搞錢」50多年

自從1965年獨立以後,新加坡在不到30年的時間迅速崛起,從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進入世界已開發國家行列,創造了「新加坡奇蹟」。

使得新加坡站在最小的國土面積上,創造了最大的發展空間,贏得了最大的經濟成果,得到了最大的國際聲望。

在外交方面新加坡向瑞士學習中立,在國際社會上不惹事、不樹敵,一門心思發展經濟「搞錢」。

一個島國沒資源、沒縱深怎麼「搞錢」?

當時新加坡唯一的優點就是靠著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太好了,老天爺賞飯吃那種。

從李光耀時代就確立了出口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吸引外資。

在航運、石油化工、電子、金融等等領域深耕發展,有著科技創新、精密製造、人才吸引等戰略。

靠著轉口貿易起家,如今新加坡是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手裡握著多個經濟王牌:

電子半導體產業

精密工程產業

化工產業(煉油)

航天產業

醫療服務業

港口貿易

有便利交通、有政策扶持、有人才,於是很多世界頂尖科技企業都將研發中心或亞太總部遷移至新加坡。

疫情中,李總理數次喊話

在疫情中,新加坡時刻不忘自己安身立命的經濟。

2020年經濟衰退之後,從2021年新加坡一直嘗試開放,但因為疫情變化,防疫政策調整了好幾次,被嘲笑「仰臥起坐」。

2021年間李顯龍總理數次出來講話表示:新加坡不可能長期封閉,因為那將「永久損害新加坡的國際經濟地位!」

他呼籲民眾理解,每一次收緊政策都會讓生意中斷。

李總理解釋過新加坡有大量跨國企業,也有大量員工需要跨境,出差商務旅行等等,如果邊境一直封:

「跨國企業將認為我們不夠優越,新加坡企業也會受到連累,我們的經濟將永久受損。"

我們從總理的數次喊話可以看出,「搞錢」是新加坡第一要務。

(圖源:CNA)

2022年4月,奧密克戎疫情終於減緩,新加坡馬上就大膽解除防疫措施,現在新加坡除了室內戴口罩基本上已無限制。

接班人出國「跑生意」

今年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選出了總理接班人 ——現任財政部長黃循財(同時也是跨部門抗疫小組的組長。)

前一位接班人王瑞傑,因為身體原因請辭,也曾是新加坡財政部長,

可見新加坡的「掌門人」是一定要歷任財政部或者貿工部等經濟部門

黃循財在被任命為黨內第四代領導之首之後,立即馬不停蹄地出訪了美國,印尼等大國。

別想太多,就是為了「搞錢」~

在美國他參加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及20國集團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還拜會華盛頓政商各界精英。

(圖源:早報)

最近黃循財又出訪了印尼,其實他和印尼的財政部長結識已久,這次趁著機會與印尼其他部長全部交流了一下。

黃循財認為,新加坡投資者早已遍布峇淡(Batam)、民丹(Bintan)和吉里汶(Karimun)三島,可以放眼印尼BBK以外的地區,比如中爪哇。

他透露新加坡和印尼有興趣在中爪哇發展貨櫃國際港口,以支持當地的製造業發展。

2021年

新加坡表現比想像中好

新加坡2021年全年經濟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經濟在2021年實現增長7.6%,創下了最近數十年來的增速新高,經濟十分活躍。

(圖源:Allen & overy)

有人這樣終結了2021年疫情中新加坡的「戰績」

2021年新加坡交易所全年證券交易額3288億新元,同比增長12%

2021年新加坡外匯期貨交易額1.5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從2019年獲得的全球第三大外匯市場的地位已不可撼動;

2021年新加坡金融服務業就業人員大幅增長,全行業創造了近一萬名新增崗位;

2021年新加坡整體失業率2.7%(一般低於4%就相當於沒有失業);

因為經濟復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急需新鮮人力補充,2021年底其全國在招崗位與失業人數的比值為2.11:1

(網友總結)

一轉眼新冠疫情快3年了,如同歷史上每一次危機,新加坡又一次驚險渡過了,還有點經濟彎道超車的勢頭。

這些年,

別人罵「彈丸小國」,他在搞錢;

別人罵「牆頭草」,他在搞錢;

別人罵「仰臥起坐」,他還在搞錢。

別的不說,「搞錢」方面不得不服新加坡!


相关文章

  • 大馬網友揭露「馬勞」回國後都愛扮有錢人!在新加坡打工時就吃Maggi面!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新加坡兩大剩飯盲盒App全攻略🤤便宜價買星級酒店自助剩菜➕麵包蛋糕驚喜袋,薅羊毛順便杜絕浪費!
  • 當 「孤獨死」 敲響警鐘:新加坡 PR 政策釋放暖意,國際生及工作者迎來身份規劃新機遇
  • 【數據PK】上海 VS 新加坡:生活成本大比拼,你更青睞誰?
  • 九歲抗癌小勇士重返校園!愛與支持照亮生命之路
  • 權力魔方轉動!黃循財新內閣暗藏三大玄機:雙副相制、65後全面接班、新生代閃電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