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理早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指出,中國是幾乎每個亞洲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包括日本和新加坡。他說,因為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很多國家自然而然要把握機會,與中國發展貿易。
李總理說,中國也一直有計劃地參與亞太地區事務,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現在還有了「全球發展倡議」。李總理表示,新加坡支持這些倡議,也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的成員。
他表示,中國的發展及對亞太地區的參與是積極正面的,「一個繁榮發展、參與區域事務的中國,遠比獨自運作、不與區域國家融合、協調的中國來得強。假若中國失敗,貧窮和動盪,也會對區域帶來許多困難」。
李總理也指出,與此同時,亞太地區的國家也要保持和其他國家和經濟體如美國和歐洲的重要關係,而在亞洲方面,日本在亞洲是僅次於中國的最大經濟體,新加坡希望與日本有更多經貿往來。
李總理坦言,各國不能不和中國貿易,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所以許多國家都想要和中國貿易,但與此同時,各國也會想要加強和世界其他地區,如歐盟和美國,甚至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市場的聯繫。
李總理說:「我們必須在世界各地尋找機遇,也要保持平衡。」
他說,中國的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已增加,與中國有更多貿易往來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假設你說中國占了一大部分,但卻不想和他們貿易,那不僅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還會製造更多摩擦,減少維護和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