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有鉴于管理较不妥善,分层划分商场逐渐失去光芒,赶不上由企业管理的大型商场。但分层地契办公楼依旧受投资者的欢迎,因为它们的价格门槛较低,并具有升值潜能。对于租户而言,这些办公楼的租金肯定比向企业业主租的来得便宜。 这尤其吸引想要在市区租用办公空间,但又不需要太大空间的小型企业。分层地契办公空间为它们提供较为合理的选项。
数据显示,位于市区核心规划区的分层地契办公楼尺价,从2020的2200元增加至2267元。
以整体中央区来看,这类房地产的尺价相当平稳,2020年暴发疫情时,尺价只是从2019年的2171元微跌至2112元,之后也维持在这个水平。
买下分层地契办公单位的另一个好处是不必担心业主会上调租金。
一些中小企业想要拥有自家单位来设立办公室,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开租金起伏不定的风险。
此外,分层地契单位比整栋大楼更容易买下,也引起高净值人士、家族办公室和私人财富公司的兴趣。
其中,新达城的分层地契办公楼备受追捧。去年10月,一名本地投资者以3308万元买下新达第二大厦(Suntec Tower 2)的三个分层地契单位;财富管理公司Brilliant Wealth Investments也在同年6月以3830万元买下这个项目的几个单位。
位于中央商业区的三星中心(Samsung Hub)九楼的分层地契办公空间,去年以5310万元卖出,尺价为4050元,创下历来最高记录。
另一方面,位于乌节和市区核心规划区的商业分层地契市场正在复苏中。这个领域的总交易额去年达到12亿元,比前一年多出50%,交易量也同比增加75%至200个。今年来的交易额为1亿元,至今有40多宗交易。
经济重启推高分层零售单位价格
一些分层地契商场吸引到售卖某个产品类别的店铺入驻,专攻特定客户群。例如,图中的女皇道购物中心最大卖点就是运动商店汇聚。我国经济重启推动位于乌节一带分层零售单位的价格上扬,这类单位去年的每平方英尺平均价格为6098元,创下过去10年来的最高纪录。
提供给的数据显示,位于第九邮区(乌节、经禧和里峇峇利)的分层零售单位尺价,在2014年达到5469元的高峰之后,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并在2020年冠病疫情严重暴发期间下跌至3789元的低谷。不过,2021年当疫情缓解时,尺价飙升到超过6000元。
以整体中央区来看,分层零售单位的价格回弹幅度较小,它们的尺价在2020年跌至3007元,去年只是上扬至3347元,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即3504元。
过去一年有不少分层地契的商业大楼推出集售,包括了源美大厦(GB Building)、水仙门中心(High Street Centre),以及凯联大厦。直到这些项目成功出售并进行重新发展,分层地契市场的资本价值预料不会出现太大变动。
另一方面,分层划分商场是本地起步创业者的摇篮,例如远东商业中心曾经是年轻人创业的偏好地点。
这些零售新手要进驻一般商场相当困难,因为商场业主一般上选择拥有良好营运记录,以及品牌较成熟的租户,他们因此会转向分层划分商场租店。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