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全球旅行恢復後,你最想去哪兒大吃特吃?新加坡應該是不少人的答案。年輕人喜歡開玩笑稱新加坡為「破縣」,這個占地728.6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一個上海的「島國」,卻容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妙風味,創意滿滿的主廚們在這裡盡情施展技藝,逐漸形成了Fine Dining風潮。
在前不久揭曉的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榜單中,新加坡占據7個席位,再次詮釋了「坡縣」在Fine Dining領域的實力。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7家獲獎餐廳包括:開在國立美術館裡的Odette、擁有前衛風格的創意韓餐Meta、新加坡第一家獨立法餐廳Les Amis、主打新潮懷石料理的Zén、創新演繹本地食材的Labyrinth、當代磚窯燒烤餐廳Burnt Ends以及頗具主廚住家風格的Cloudstreet。
今天我們邀請了4位常駐新加坡(或經常前往新加坡尋味)的美食達人,分享他們在獲獎餐廳的Fine Dining體驗,開啟一場視覺、創意與想像力的美食之旅吧!
01 | Odette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8位
地址:1 St Andrew's Rd, 04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電話:+65 6385 0498
Odette開設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內,以淺灰、柔粉和淡金為主色調,文藝舒適的氛圍直接拉滿,隔著玻璃門還能看到忙碌卻不慌亂的後廚,不由得對每一道菜品充滿了期待。在這裡,花上三四個小時和同伴聊天和用餐,暫時逃離了城市生活的喧囂。
除了考慮到食客的忌口,餐廳還罕見地提供全素菜單,和常規菜單相比,至少半數的菜品不一樣,非常貼心。抱著好奇心,雖然一行人沒有人持齋,但還是點了一套全素來體驗一下,真的滿足了所有的期待。
主廚Julien Royer在新加坡另一家米其林二星法餐廳Jaan嶄露頭角時發明的招牌菜,65度低溫慢煮蛋。放在雞蛋盒裡端上桌,乾冰營造出仙氣縈繞,雙層玻璃杯底溢出炙烤迷迭香的草本芬芳。敲開一顆蛋,半凝固的蛋黃與土豆、蕎麥、伊比利亞火腿拌著吃,實現五感的多重享受。
另一道則是「傳家寶甜菜根」,用各種時髦的烹飪方式呈現甜菜根,包括鹽烤、球化、啫喱、冰霜、泡沫、蛋白霜等,在盤子裡擺出一座繽紛的花園,足以讓不習慣吃甜菜根的人愛上這一食材。
在現代派的法餐料理中,Odette稱得上是融合了亞洲風味的個中翹楚,帶著主廚定居新加坡多年後所觀所感的個人標籤。不過,目前菜單上的「定海神針」依然是經典法餐菜品,如果新菜研發時能有更大膽的搭配,我想我會更有預約的衝動。
02 | Burnt Ends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41位
地址:20 Teck Lim Road, Chinatown, Singapore
電話:+65 6224 3933
上一次去Burnt Ends是2021年,事實上我去過無數次Burnt Ends,頻繁到很多時候我都懶得再拍照和分享。與其說它是Fine Dining,不如說這是我的澳式燒烤「食堂」,不管預算多少,哪怕只有小几十新幣,都能在這裡享用大餐。
圖源:Burnt Ends官方
燃燒著蘋果木和杏仁木的四噸中大鐵爐是餐廳的C位,然後就是沒有煙燻火燎的開放式廚房。看著廚師們熱熱鬧鬧地在對面做菜,燒烤的香氣直往鼻孔里鑽。
圖源:Burnt Ends官方
唯一的難度在於訂位,或者也可以去餐廳門口蹲守碰碰運氣。很多次我都是選擇外帶,買原材料回家後自己動手,或是就在店外把一個手撕豬肩肉漢堡狼吞虎咽。
鎮店之「堡」的手撕豬肩肉漢堡,外脆里軟的布里歐修麵包胚,塗上黃油煎香,夾住慢烤十小時後酥爛的撕成一絲絲的豬肩肉,和爽脆的紫甘藍胡蘿蔔沙拉,多到溢出來,足以讓兩個人吃飽。點睛之筆是自製的辣椒蒜泥蛋黃醬,咸辣、甘甜、刺激,與肉汁融為一體,一口咬下去,整個口腔放煙花。
最近Burnt Ends搬家了,希望能早日訂到座位,去感受一下新店的氛圍。
03 | Cloudstreet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44位
地址:84 Amoy Street, Central area, Singapore
電話:+65 6513 7868
上一次去Cloudstreet是2021年。主廚夫妻希望食客步入餐廳時感覺像是拜訪他們的住家,Cloudstreet做到了。天窗吊頂、花藝陳設、家具燈飾,都是主廚夫妻精挑細選,就連牆上的畫作都是出自主廚之手,富麗堂皇中透著雅致舒適。加上全開放式的廚房,從烹飪到上菜幾乎零距離,食客隨時能和廚師們交流,真的好像在朋友家用餐。
菜單是Omakase,到店後才知道今天能期待什麼,一般都會加上來自主廚家鄉斯里蘭卡特色,上菜前還會先展示食材本材,「它原來長這樣,下面就要這樣吃它了哦」。
右圖提供:你好Nihao
新加坡籍甜品師楊媛婷今年獲頒亞洲最佳甜點廚師獎,她的作品打破我們對「甜品是甜的」這一刻板印象的五味雜陳的甜品,獨此一家終身難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圖源:Cloudstreet官方
山羊奶酪棉花糖配高良姜冰淇淋和洋蔥醬啫喱,微妙的辛辣去除羊膻味,非常刺激的重口味。另一道酸甜的甜品,是發酵黑蒜和澳洲車厘子製成的撻,回味帶有麥芽糖的甜和醋酸。
圖片提供:你好Nihao
主廚擅長澳洲料理,原籍是斯里蘭卡,所以從前菜到主菜,所有海鮮和南亞風味都遊刃有餘,而「甜品」也是標新立異,如果能將前菜、主菜和甜品融合在一起,想必會是更完整的體驗。
04 | Meta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20位
地址:1 Keong Saik Road, Singapore 089109
電話:+65 6513 0898
最近一次去Meta已經是疫情之前了。那時還沒有米其林一星,主廚Sun Kim剛自立門戶的時候。餐廳環境屬於簡潔的輕奢工業風,開放式廚房,位置安排的話,以吧檯為中心,用餐的時候可以邊看主廚準備、擺盤,也是一種視覺享受。
菜單風格屬於fusion風,韓式食材搭配法式烹飪技術。擺盤也是比較精緻的,屬於那種一端上來就忍不住拿起手機按兩張。
菜單上印象最深的是熏鵪鶉,因為是在炭火上烤,帶著微焦香氣的鵪鶉搭配清爽的醬汁,味道拿捏的很到位。甜品也是很有驚喜,事先把蜜桃浸泡在糖霜里,然後搭配血橙,做到一個酸甜不膩的happy ending。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希望下次再去Meta的話,食物上能保持原有的韓式元素,同時也期待主廚在廚藝展現上,可以繼續創新,加入一些分子料理等。
05 | Zén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37位
地址:41 Bukit Pasoh Road, Singapore
電話:+65 6534 8880
最後一次去zen是去年7月的事。餐廳坐落於一個小洋樓里,總共三層樓,包括接待處、開放式廚房、以及提供餐前餐後小點的休息區,是高級簡約的北歐風。傳統印象中的米其林餐廳常常給人一種奢華高級感和莫名的距離感,但是一踏進Zén,有種去朋友家的感覺。
圖源:Zén官網
進去餐廳後,整個開放式廚房一覽無遺。在用餐前,廚師會把全部食材展現並分享出來,並一一介紹食材的季節性或者烹飪方式等。
當時用餐印象最深的是廚師的招牌松露吐司,以酸種珍珠洋蔥麵包做成的鬆脆法式吐司,上面鋪上24個月的奶酪,黑松露以及義大利陳醋。看似平平無奇的元素,但是搭配在一起一切又恰到好吃。
圖源:Zén官網
另一個就是一個看似簡單的蒸蛋,但其實是口感滑溜的高湯魚子醬,北歐的魚子醬顆粒感明顯,無腥味,以高湯搭配剛好能完全襯托出魚子醬的鮮美滋味。
主廚bjorn用餐環境及菜肴將日本美學運用地淋漓盡致。雖然是接受的法式料理巡禮,但是由於他的料理蘊含成熟,憑藉精巧的烹飪藝術,真的讓人折服。當然,下次再去Zén一定會更期待主廚的新驚喜,尤其是在本地食材的運用上,如果能多融入一點當地元素,那肯定是錦上添花。
06 | Les Amis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23位
地址:1 Scotts Rd, #01 - 16 Shaw Centre, Singapore
電話:+65 6733 2225
Les Amis是我心目中歐洲以外最好吃的法餐(沒有之一)。已經去過十幾次的我可以說是野生代言人了。最近一次去是在2020年2月底,後來因為疫情暫停堂食,但我還買過一隻他們的外賣烤雞。
圖源:Les Amis官方
主廚選用的食材真的很厲害,海鮮全部來自法國布列塔尼,鹿肉要德國黑森林的,三文魚是法國西班牙交界處Adour河裡線釣的,一年只產3000條。
細節超級贊,酒杯全套Zalto,連水杯都是。明明可以坐上100多人,但為了更好地服務客人,只接受一半位子的預訂。
侍者的話術與儀表幾近完美,甚至每個服務人員甚至都噴同一品牌的香水,分量細微難辨,不會影響食客對酒與餐的品鑑,卻在潛意識裡給人留下整齊劃一的愉悅印象。
Les Amis的菜單上,我最喜歡的菜是節瓜海鰲蝦配魚子醬,它可謂是頂級食材配上頂級烹飪的完美化身。外層是緊緻彈牙的觸感,一刀切到中間,是將將斷生的瑩白色嫩肉,鮮味更是複雜霸道,連魚子醬都要被比下去。
節瓜也是妙物,平日裡炒炒肉片就是極鮮美的下飯菜,此處薄切作衣,烤得柔軟清鮮,與蝦肉一同入口,增味但不搶戲,淋上普羅旺斯產橄欖油製成的乳醬,絕妙的食材與精湛的技藝,大道至簡的呈現,不能更精彩。
印象深刻的還有Les Amis家的白蘆筍啫喱配魚子醬,魚子醬是巴黎頂級世家魚子醬品牌Kaviari的Oscietra Caviar,想念!
對了,Les Amis的甜品也非常棒,甜品師Cheryl Koh在2016年獲得了亞洲最佳甜品師,她的Baba au Rhum朗姆爸爸蛋糕特別好吃!對半切開,慷慨潑上足量的農業朗姆酒,蒯上一大勺香草摜奶油,輕盈蓬鬆,盛在可人的銀盞里,如油畫般精緻可愛……
小蛋糕不僅軟硬適中,表皮更是恰到好處地凝了一層糖漿;泡過酒精的蛋糕,散發著高級的清甜氣息,與輕輕柔柔的奶油同食,像是吃了一朵雲。如果天堂里有rum baba,一定就是這個味道吧!
圖源:Les Amis官方
在我心裡,Les Amis已經非常完美了,在偏好新派料理的50佳榜單里,作為經典法餐的代表堅挺了那麼多年,還成功拿到了三星,我覺得非常不容易,希望他們能繼續守護這份珍貴的傳統,也希望我能早日回到熟悉的餐桌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7 | Labyrinth
2022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 第40位
地址:8 Raffles Ave, #02 - 23, Singapore
電話:+65 6223 4098
初識Labyrinth是疫情前的一個跨年夜,新加坡年尾的餐廳預定全憑手速和緣分,慶幸的是,當時還在國內過假期的我讓朋友訂到了已穩獲多年米其林一星的Labyrinth。
圖源:Labyrinth官網
跨年當晚下了飛機,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迫不及待來到濱海灣的「榴槤殼」Esplanade Mall。差不多3個小時,完成了頗具藝術感卻又很親切的用餐,餐後節目是每年MBS盛大的倒數狂歡,所以Labyrinth在我記憶中始終印象深刻。
在Labyrinth,新加坡菜並不是一個噱頭。主廚並沒有用一些難懂的分子料理去提高所謂的檔次,而是紮根本地,超90%的食材來自當地農場漁場當日採摘與捕撈,結合chef LG的巧思,把一些本地食物甚至街頭小吃細化做精。
比如把椰漿飯塞進腸粉,把海南雞飯包進餃子,把蛤蜊釀進炸脆的雲吞皮,把羅惹(加坡小吃Rojak)新擺成「花園」,把魚子醬給吐司冰淇淋做配,把貓山王注入馬卡龍……除了在這兒,我想不到誰還能把local food玩得如此獨特。
在新加坡眾多受人矚目的米其林餐廳中,Labyrinth足夠低調,經歷2020年全球餐飲「寒冬」後,不聲不響地連續兩年躋進亞洲50佳餐廳,用實力證明了它足夠優秀,用自己的方式,給大家展示了一個獨特的舌尖上的獅城。
已經跟朋友約好7月再訪Labyrinth,上次的新年菜單沒有吃到他們家招牌的辣椒螃蟹,這次不會再錯過。
圖源:Labyrinth官網
一餐Fine Dining,是主廚對精、細、慢的堅持,也是食客對美味、優雅、個性的追求,它值得每一個熱愛美食的人親赴,用心品鑑餐盤中的風味。希望在疫情的陰霾散去後,我們都能飛抵新加坡,在嚮往已久的餐廳尋得真正的快樂。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