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不買組屋的,太笨了」

2022-06-01

今日疫情快報

新加坡5月31日

新增4985

今天6月1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今晚更新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人人有房~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BTO“便宜大碗”,有些人即使跑到海外發展,心裡也會惦記著這項福利。

最近有個新加坡籍名人激情開麥:“新加坡人不買組屋,就太笨了!”

他對港媒炫耀

“有政府津貼,不買就笨”

前新加坡藝人Hugo Ng吳岱融出生於新加坡,但是7個月大就跟家人搬去了香港,並且因工作原因一直在中國香港。

他最近突然回到新加坡購買了一套組屋單位HDB!

你可能覺得:哇,都當藝人了還稀罕政府組屋?

在新加坡,人人有房,80%的人住在政府組屋,就連現任總統哈莉瑪也不例外。

這位62歲的新加坡老人告訴香港媒體HK01,新加坡的政府組屋有多好,簡直讚不絕口。

(圖源:香港01)

港媒報道,他只花了400萬港元(70萬新元)就購買了一套1400平方英尺的組屋,據說已經付清了房款。

網友讀了這則新聞紛紛羨慕,這個價格在HK買不到什麼呀!

雖然吳岱融沒提到這個對香港人來說非常"寬敞"單是四房HDB還是五房HDB,但至少有三個臥室。

其實由於工作性質,吳岱融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往返工作,更多時間住在香港和檳城。

突然購買新加坡組屋的原因是什麼?

原來,他23歲的兒子正在英國完成學業,在不久的將來將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

他非常直白地對港媒說,新加坡公民不購買組屋是是"愚蠢的",因為政府對其大量補貼。

“有政府津貼,不買就笨咯”

他估計,在新加坡同樣面積的私人公寓大約需要800萬至900萬港元(140萬至150萬新元),直接翻倍!

新加坡網友紛紛評論,他不買組屋,我們都不知道原來他是新加坡人……

還有網友吐槽他都不在新加坡發展了,還用新加坡國籍薅政府羊毛。

看來組屋的“誘惑”無人能抵擋。

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HDB幾個厲害之處

你可以說新加坡不好,但是你很難否認新加坡的組屋政策不好。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這件事,輕鬆吊打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李顯龍總理曾經這樣說)

新加坡HDB是國策,也是社會穩定的定海神針;20世紀90年代之後,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就在85%以上,

已開發國家的住房自有率一般在60%左右。

其中新加坡自有房80%的人都住在政府組屋裡,從住房類型結構來看,人們以政府組屋為主,私人住宅為輔。

對於新加坡人來說,住在組屋裡是很正常的事情,上述新聞里也有人對香港網友科普了一下。

在最近房價飆漲的大環境下,新加坡的新組屋BTO價格還是被嚴格控制在可負擔的範圍,比起商業公寓低了一半不止~

難怪今年申請HDB的人那麼多。

《為什麼今年申請新組屋的人那麼多?》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的預售組屋BTO銷售活動每季度舉行一次,通常2月、5月、8月和11月,每次都有幾千套房推出。

新加坡的組屋“牛”在哪裡?讓我們一起看看

位置好

新加坡建屋局說過,組屋建造是使用“毗鄰原則”,

公共住房社區規劃的基本原則是儘可能方便居民,為每個家庭提供宜居的步行生活圈,所以新加坡組屋是很平均地分布在各個區,一般離地鐵不遠。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如果非要挑毛病,由於成本高,這些年市中心的新建組屋比較少。

但今年這種情況變了,為了響應群眾號召成熟社區、靠近市中心的項目越來越多。

以剛剛5月的開放申請為例,有紅山(武吉美拉)、女皇鎮、大巴窯、裕廊西、義順,位置都很好。

*裕廊西的項目就在地鐵和公園邊上,步行可抵達。

前段時間,新加坡建屋局還宣布,把南部的一大片高爾夫球場改成住宅用地,將興建一批海景組屋。

(圖源:edgeprop)

新加坡政府出手了!要在這些新加坡的富人區黃金地段興建各種組屋。

政府希望這些地理位置超級優越的黃金地帶不只是富人的專利,而是也讓普通人入駐進來,為這些地方增加多元性和活力。

【2】

價格便宜!

我們不知道吳岱融買的的新組屋還是轉售組屋,如果是預購的BTO新組屋,70萬新已經是天花板了,大部分新組屋都低於這個價格。

(圖源:dollar&Sense)

新組屋的價格我們可以參考上圖,也是真心便宜!

女皇鎮這樣的好地方,4房式組屋(3個臥室,實用面積90+平方米),平均60萬新幣左右,封頂也不到70萬新幣。

稍微“偏遠”一點的裕廊西(事實上,裕廊西現在也很熱鬧),4房式組屋平均只要30多萬新幣,不到40萬新封頂!

別忘了這個價格還沒有包含各種政府補貼。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政府幫你算了一筆帳,只要整個家庭月收入3000新元以上(在新加坡屬較低了),就能負擔一套三房式的新組屋。

  • 24萬新幣的房子

  • 用公積金或現金首付3萬6千

  • 政府再補貼6萬5千

  • 最後貸款13萬9千

  • 每月只要償還631新幣(25年),而這個數剛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積金償還。

上述例子整個家庭收入3000新是遠低於新加坡平均水平的,但依然可以輕鬆買房。

2021年新加坡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是3800新幣,新加坡理工學院畢業生中位數薪水,也有2500新幣

這似乎很好地解釋了新加坡為什麼人人有房!

另外這個例子相當於每月在住房上不用掏任何現金。

2020年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新加坡組屋屋主當中近一半約46%人選擇從HDB貸款,並全部以公積金存款還每月房貸,

也就是新加坡有20多萬家庭,每月還房貸不需要出一分錢現金,只要從公積金CPF裡面扣就好。

【3】

設施不錯

新加坡這些年建的組屋越來越漂亮,早已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長走廊、宿舍格局、舉旗杆晾衣”(那是70、80年代建的組屋)。

*新加坡組屋在不斷“進化”

事實上從90年代開始,格局和設計已經變了,不再建長走廊的組屋。

現在的組屋,一般都是都是:戶型方正、落地窗或大窗、有生活陽台;

*典型的四房式組屋格局

小區則是配備停車場、花園和兒童遊樂設施。

(新組屋示意圖)

最近的新組屋效果示意圖,外觀很多與商業公寓無異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政府組屋的地位不可撼動

新加坡人今天享受的是50多年前定下的政策。

幾乎可以說新加坡建國歷史有多長,組屋的歷史就有多長,“安居先樂業”這件事建國總理李光耀在60年代就預見到了。

1960年代,剛建國的新加坡在城市面貌上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無異,

住房緊缺、環境污染、貧民窟成群,還時不時有騷亂。

李光耀發現發生騷亂的時候,人們會把自行車等私有物品搬進家裡藏好,他意識到“有恆產者有恆心”。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就此成立,為工人提供廉價住房,也為移民安家。

(圖源:新加坡檔案館)

建國後不久,新加坡政府就開始蓋組屋,用購入的方式擁有全國80%的土地,開始搞100年的規劃。

便宜買,便宜賣,按政府規劃開發之前的土地的價格來購買這就節省了開支。

僅僅50多年,高效廉潔的新加坡政府坐言起行,足足蓋了超過100萬套組屋

無論領導層如何變換,公眾住房政策在新加坡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1964 年,時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先生首次提出“居者有其屋”計劃;

而後在1995 年,第二任總理吳作棟也曾明確指出“我們政府的政策就是要讓每一個新加坡人都能在自己的國家擁有他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任總理李顯龍執政時期,新加坡的組屋有了更好的設計,和出台一系列保證組屋滿足剛需,而不被拿來“炒”的規則。

到了第四代領導班子,“下屆總理接班人”黃循財自己就是在組屋裡長大的孩子。

從出生起, 他們一家就居住在位於馬林百列的一個HDB,一直到20多歲。

黃循財曾經歷任時間較長的一個部門是國家發展部 - 直接管理新加坡建屋局(HDB)。

他也認同:“人們來到新加坡,最好的切身利益莫過於在這裡擁有一套政府組屋或一套私人住房。”

攻略:

在新加坡如何買組屋?

現在問題來了,在新加坡怎麼買組屋呢,作為公共住房,HDB必須保證申請人是剛需,購買組屋受國籍,年齡,家庭情況,種族融合政策(EIP),還有SPR配額等限制。

簡單來說,公民家庭可以買新組屋,PR可以買轉售(二手)組屋,外國人不可以買,

為了買組屋也是許多人想申請PR和公民的原因

申請組屋一般需要以家庭為單位,單身者需年滿35周歲才能申請。

各種限制和規定讓人眼花繚亂,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買?

誰可以買組屋?

BTO期房:

1、公民+公民

2、公民+PR

3、公民+外國人*符合相應條件

轉售組屋:

1、公民+公民

2、公民+PR

3、公民+外國人*符合相應條件

4、新PR夫妻均滿3年

(以上均需符合聯名購屋關係)

來源:新加坡建屋局

年齡限制:年滿21歲或者以上

薪水限制:新加坡公民購買新組屋

也有相應的月薪限制

月薪需要低於14000新幣

家庭結構限制:

購買組屋通常來說需聯名

比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這樣做的目的是

為了增進家人的感情

(還有拯救生育率?)

單身的人想買也可以

首先你得是公民

而且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年滿35歲的單身人士

2、喪偶單身人士或者孤兒

3、月薪低於7000新幣

配偶限制:購買組屋

需要滿足EIP和SPR配額

EIP就是民族融合政策

同座組屋的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

的比率不能超過8%

SPR配額詳情如下:

其他規定

1)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要購買新組屋,舊組屋必須賣掉,確保國家的房產資源是為最需要的人服務。

2)屋主買了組屋一般需要住滿5年 ,才能賣或者整房出租,在此之前,屋主必須居住在此套組屋內,出租房間。‍‍

3)PR滿三年才可以購買二手組屋,PR家庭也不能同時擁有組屋和私宅。

4)組屋不允許用於任何商業行為,任何違規行為會受到嚴厲處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5)對於新移民,購買組屋對身份也有要求,一起購房的兩人必須是直系親屬,夫妻,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才可以搭檔來申請。

*最近新出爐的“黃金地段組屋”還有更嚴格的規定。

99年地契

政府組屋是99年的屋契,對比國內的70年產權,這個時間限制已經很長,足以讓一個人一直住到老。

也可以通過出售、出租來套現或留給自己的子孫,99年後,再將組屋還給政府。

在組屋的屋齡超過70年的時候,會推行自願提早重建計劃。

舉例:假如新加坡人在30歲結婚,買了一間99年地契的HDB,

等到40年後退休時,房子還能繼續住59年,足以讓人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住到終老。

就算活到90歲,仍然有剩餘三四十年的剩餘屋契,還有價值的。

那麼組屋的這個剩餘價值可以轉贈給孩子,孩子不想住也可以賣掉,其實孩子往往也會選擇自己申請組屋。

買組屋的補貼

2019年為了應對組屋價格上漲,新加坡更新了補貼計劃,讓原本就便宜的組屋在補貼後更加便宜!

  • EHG(增強型公積金房屋補助金,Enhanced CPF Housing Grant)

  • PHG(鄰近住房補助金,Proximity Housing Grant)

  • FG(家庭補助金,Family Grant)

對於符合要求的人群來說

1、購買BTO等新組屋,能獲得EHG補貼,最低5,000新幣,最高80,000新幣。

2、購買二手組屋,可疊加使用三種補貼:EHG + PHG + FG,最低65,000新幣,最高160,000新幣。

3、購買EC,能獲得FG補貼,最低10,000新幣,最高30,000新幣。

我們看得出,新加坡的組屋擔得上世界優秀公共住房的樣板。

絕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經濟適用房”,也不是類似於HK那種公屋,其普及率高和質量好

如今新加坡80%的人是居住在政府組屋裡面的。

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91.6%的居民,對其住房整體表示滿意~

回想起來,雖然李光耀有著和西方不同的治國理念,他杜絕公共福利泛濫、認為社會不能養懶人,

但新加坡卻從建國不久後在公共住房這件事上投入巨大。

住房問題考驗著國家促進國民幸福的制度能力;家庭是幸福的發源地,住房是家庭幸福的根本!


相关文章

  • 月薪1萬新幣還缺人!新加坡這10 個高薪崗位正在暴富!最新行業薪水曝光
  • 在新加坡,興趣班不僅是孩子們的選擇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人力部重磅新規!WP准證卡7月起將被嚴 查!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吃貨大享受!四星酒店限時推出螃蟹自助餐1 for 1🦀各種不同烹調手法!吃回本!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饞爆了!實拍新加坡廈門街老食閣美食!15家檔口必嘗:椰漿飯、魚片面、炸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