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2022-06-03     缘分     17686

慎重选择“东亚研究”专业

东亚研究主要的研究重点是东亚语言和文化、亚洲研究、文化和媒体等。东亚地区人与自然、民族、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等都是东亚研究的研究领域。

很多同学会发现这个专业似乎相对“好申请”,这也导致了部分同学盲目选择,请慎重考虑,在选择前务必考量到下面两个方面。

1)你是否想读博深造?

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东亚研究的硕士项目是以研究为导向,其实更适合想要读博走学术道路的同学。如果你只是为了获得一个硕士学位,觉得这会让你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选择甚至还会让你在求职过程中,面临“不知道能做什么”的尴尬境地。

2) “好申请”背后的真相

不同项目申请难度差异大,不能一概而论。东亚研究的硕士项目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不像它的博士项目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统一的培训体系。所以,“好申请”的项目可能无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而真正硬核的项目(比如哈佛耶鲁的东亚研究硕士),申请难度就很高。

就上面两点来说,如果你没有清楚的规划或单单是因为“好申请”就一时脑热,那这边真的很不建议你选择这个专业。

Tips 2 .

注意区分公共政策的不同分支

1)根据自己选择的分支准备申请材料

和东亚研究相比,公共政策(MPP)显然是就业导向的专业。

近年来,很多MPP项目开始加入data science相关的课程,这个专业也更适合毕业后直接就业或者对“是否做学术”尚无定论的同学。

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但申请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专业有很多分支,分为国际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卫生健康政策等等,因此找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定制文书非常关键。

而美国的主流MPP项目是关注社会和城市政策,因此如果之前有和社会保障政策、卫生健康政策相关的实践经历(例如NGO或者社会企业实习),写文书时可以往这个方向去靠近。

2)最好有相关实习背景

实习经历对MPP的申请很重要。此外,也有一些项目会比较看重申请者数学和经济学的背景,比如芝加哥大学的哈里斯学院就对这两门课程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感。

Tips 3 .

海外交换有助于提高申请“说服力”

海外交换、尤其是获得海外教授的推荐信,对申请会有很大的帮助。

你可以从大一开始就保持对交换项目的关注,尽量选择那些你想申请专业中领域排名不错的学校。

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重视这段交换经历,你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知识,说不定还能收获高校教授的推荐信。

除了交换以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读写英文论文的能力,方便我们获得海外科研助理的机会,当然暑校也是不错的选择。

Tips 4 .

积极收集信息,理清选校思路

万事开头难,如果说申请前最耗费精力的事情,那一定是选校。

1)牢记“选项目=选专业,选专业=选择未来从事什么”。

可能你感兴趣的方向很多,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会比较难以做抉择,那你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选择更贴合自己学术训练经历的3-4个细分方向。

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2)积极寻求外部信息

这有很多途径,熟悉的教授会倾向于推荐在学术领域公认度高的项目,学长学姐则会对就业、就读体验、申请难度比较敏感;除此之外,网络论坛以及留学微信群也都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

在选校的过程中,你可以把自己想要申请的项目整理成表格,除了官网页面的申请要求,也方便随时把从各方收集来的资讯整理在里面,方便理清思路。

你可以尽可能早的开始思考院校和项目的选择问题,重视它,积极收集各方信息,兼听则明。

Tips 5 .

勇于尝试,不因专业而给职业设限

虽然前面我们说到,这个专业可能更适合打算读博的同学,但其实只要想清楚未来目标,读社科专业也是完全有机会去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的,毕竟成事在人。

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很多学校每年都不乏这样的同学,善用学校丰富的资源去拓宽自己的职业选择,关键是要在求学期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大家有借助学校平台进入其它行业的想法,需要在选校时仔细了解学校资源、选课的自由度等问题。

社科类专业的申请建议奉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