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真正意義上躺贏的國家出現了!
不是越南,不是美國,而是字面意義上的「彈丸小國」
—— 新加坡。
5月9日,有關新加坡的一則消息出來,立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新加坡財政部表示,對於將房產轉讓給沒有可識別受益所有人的信託,政府將對買方徵收35%的額外印花稅。
過去,信託是高凈值人士在購買房產時用來規避印花稅的慣用手段:
新加坡未滿21周歲兒童無法買房。如子女系新加坡籍且名下無房產,家長可採取信託形式為子女購置房產,以避免增加印花稅。
2020年,某大眼趙姓女明星夫婦以2765萬新加坡元的價格在當地購入一套頂層公寓,就利用信託的方式規避了大量印花稅。
現在,新加坡這一規定出台所針對的對象,很顯然就是利用信託方式來避稅的房產購買者。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極為火爆。
根據《聯合早報》今年1月的報道,2021年新加坡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海外房地產投資國,投資額高達373億美元,比2020年的185億美元高出一倍,創下2015年以來的新高。
新加坡萊坊的數據顯示,2021年新加坡豪宅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兩倍。
除了在新加坡購房的漏洞正在被補上,新加坡對富豪的門檻也正被抬高。
過去,設立家族辦公室一直是富豪們移民新加坡最感興趣的選項之一。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不但體制健全,而且可享有稅務豁免,順便也將永居身份這一難題化解。如此優秀的項目自然成為不少高凈值人士心中的福音。
世界第一火鍋連鎖餐廳「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妻子舒萍正是靠在新加坡建立家族辦公室經營著自己的龐大財富。
據載,2017-2020年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猛增。它管理的資產總額達200多億元。
然而如今,家族辦公室的門檻被大大提高了。
從4月18日起,申請時基金的最低資產管理規模將被提升為1000萬新元(約4664萬人民幣),並且要在兩年內增加到2000萬新元(約9328萬人民幣)。
以富豪為目標的門檻節節拔高,足以看出通向新加坡的「船票」是多麼地搶著富豪。
萊坊發布的《2022年財富報告》顯示,2021年,新加坡的富豪人數達到4206人,比前一年還多出332人。每人凈資產達到3000萬美元,即至少4060萬新幣才能入圍,而這個人數比去年上增8.6%。
據統計,截止到2021年新加坡共有28人的凈資產值超過10億美元。在2020年,這個數字為25人。
而在最新公布的新加坡前50大富豪中,一共有8位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共擁有735.60億美元的財富,占前50大富豪財富總額的35%。
富豪排起了「登船」前往新加坡的長隊,企業也不例外。
最近,有一個傳言在網絡上瘋傳:
儘管上圖內容無從考證,但是有些著名大廠,的確是在向新加坡遷移。
世界最大企業管理與協同化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思愛普公司於3月24日在新加坡啟動了其東南亞第一個數碼創新中心——2.5億元新幣!
世界知名品牌戴森全球新總部3月26日在新加坡落成,新加坡首相李顯龍先生親自參加了落成儀式,戴森先生宣布4年投入15億新幣!
4月20日,法國製藥巨頭賽諾菲(Sanofi)宣布在新加坡設立首個亞洲疫苗中心,耗資6億新元!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國內跨境電商巨頭SHEIN已經把一家新加坡公司視為自己的實際控股公司並積極拓展在新加坡的辦事處。LinkedIn公司介紹SHEIN公司時已經表明總部設在新加坡,懷疑SHEIN公司已經把總部搬遷到新加坡。另外,他的公司創始人、執行長許仰天已在新加坡擁有永久居留權。
在2021年,新加坡總共引入118億新元的固定資產投資。今年2月17日,新加坡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經濟增長7.6%,創下了自2010年以來的GDP最快年度增長紀錄,經濟呈現了強勁反彈的勢頭。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認為,除非今年出現極大變數,2022年新加坡的GDP還將實現超越預期的增長。
確實,那些經濟開始逐步恢復的國家遠不只新加坡。
經過兩年非正常狀態結束,世界多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例如近期火熱的越南和因為俄烏戰爭而贏麻美國。
然而,無論是越南和美國,在經濟復甦的強勁勢頭下,都還有不小的問題:
越南正處在高速發展上升期,發展前景良好,但是不管是本國產業鏈原材料依賴中國還是本身抗風險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而儘管美國成為俄烏戰爭中最大的勝利者,但是高通脹使拜登在中期大選中舉步維艱、進退維谷:要麼繼續奉行美中定向脫鉤策略;
要不就是要與中國和解,在供應端實實在在地化解通脹。
不過不管拜登選擇哪個,他註定不會是一個完美無缺的選擇。
放眼全球,真正能夠實現躺贏似乎只有新加坡。
這和李光耀當年在新加坡頂層設計分不開。
在李光耀為新加坡精心設計的路線圖上,新加坡有一個明確的位置。新加坡所有政策都圍繞著怎樣吸引外資而展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與當今許多人的想法大相逕庭。
在很多人看來,資本都是逐利而來,最終的結果就是收割利潤,扔下一個爛攤子讓本地人來接盤。那麼身為小國的新加坡,難道不怕被外國資本收割嗎?
關於這個問題,新加坡的總設計師李光耀有一段非常經典的闡述:
「我們不需要任何原料可資利用,只需要勞力而不需要別人來利用勞力。那又有什麼用呢?他們需要利用就隨其所需,很受歡迎!其實我們已經漸漸顛覆了視外資為利用的發展經濟學派,我們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為這些有遠大抱負的學說而苦惱。我們需要活下去,那才是謀生之道。」
今天的新加坡已成為吸引國際資本投資的聖地。
新加坡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以金融業為龍頭的服務業自身存在著不容易為外資所收穫等問題。
實際情況正相反,金融業卻在新加坡大顯身手,成為海外資金聚寶盆。
而且新加坡製造業比重雖不及服務業,卻是高附加值高級製造業。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4個高科技產品出口大國,其主要的產業集群涉及航空航天,半導體,化學及生物醫學科學。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目前擁有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300家半導體企業,製造了全球大約70%的半導體引線焊接機、60%的微陣列、35%的熱循環儀和質譜儀,占據了全球約30%的助聽器市場、20%的半導體設備、10%的製冷壓縮機市場。
世界十大收益藥物中有四個產於新加坡。新加坡也是全球宇航價值鏈中重點維護,修理,改造和製造節點,航空航天企業130餘家,產值80多億元人民幣。
今天,新加坡雲集眾多跨國公司區域總部或者重要研發中心,總部經濟已成為新加坡最耀眼的特徵。
這類新加坡在2020世界經濟論壇中入選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並持續穩坐榜首。
所以,如果你要問,富豪為什麼都喜歡往新加坡跑?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直接——
新加坡稅低!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稅率較低的已開發國家,沒有資本增值稅和資本利得稅並在2008年廢除遺產稅。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只有1:1,而且新加坡實行屬地徵稅制,對新加坡境外的所得不征個人所得稅。另外,新加坡已經和包括中國,英國和加拿大在內的許多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有關協議,等閒視之,為富豪再吃顆定心丸
在新加坡,不僅對個人徵稅少,對企業征的稅也少。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是17%,並且繳納企業所得稅後,股東分紅無需交稅;而在中國,繳納企業所得稅後,股東分紅仍然要繳納20%的分紅稅。在新加坡註冊的公司,如果符合條件,註冊前三年免稅。
新加坡不但是世界上稅率較低的已開發國家,而且基礎設施建設高度發展。
2021年,拜登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布了這樣一張圖,其目的,是為了告訴大眾美國的基建僅僅只排在全世界第13名,需要迎頭趕上。
在這張圖中,新加坡的基建排名赫然位列全球首位!
同時新加坡也是亞洲經濟最為自由、營商環境絕佳的國家。
世界銀行公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新加坡位居亞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僅屈居紐西蘭。
新加坡政府對外資和本地企業一視同仁,富豪和外企,在新加坡投資不會碰到朝令夕改的政策,而是穩穩的幸福。
新加坡可以說是世上罕見的營商環境優越的投資寶地。富豪好不容易才來到這裡,收割從新加坡賺到的財富,去其他地方投資,圖什麼?
反倒是居於優勢地位的新加坡政府,在政策上開始設下門檻,對富豪們精挑細選。
另外,新加坡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防止外國資本過度熱炒本國資產。
房地產為例,新加坡的組屋比例高過私人住宅。保障國民居住權利時,新加坡並沒有對外國人炒房子進行限制,而是要支付高昂印花稅,首先由政府「割」一波。
新加坡政府這次推出信託購房印花稅政策也算是彌補了漏洞,避免了外國資本對當地房產市場炒得火熱。
於是,人,錢,生意都排著隊湧向新加坡,誰也不會為此吃驚。
由於新加坡數十年如一日地奉行基本國策,只需良好的天時。
而新加坡總是有些好天時在身上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