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16省养牛场爆发口蹄疫 逾2万头牛染疫蒙受经济损失

2022-06-03     月泓     20118

印尼16省养牛场爆发口蹄疫 逾2万头牛染疫蒙受经济损失 上个月初,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锦石县(Gresik)养牛场的一个农人,发现他畜养的一头牛只出现异常,除了发高烧流鼻涕,呼吸加速,也失去食欲,唾液也呈现泡沫状。

几天后,养牛场内其他牛只也出现类似症状,该农人迪奥(Dio Nurdin Setiawan)表示,养牛场七年来,从未遭遇过这种情况。

他说:“5月5日的时候,牲畜局人员来到农场,检验出我所有20头牛只全都染上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这是时隔36年来,印度尼西亚养牛场再次爆发口蹄疫。当印尼官员上月初宣告口蹄疫已在东爪哇传播开来时,大家都感到震惊。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今日(3日)报道,截至上个月22日,在印尼的34个省份中,有16个省已有口蹄疫在传播,至少2万723头牛受到感染。

根据报道,首起病例于今年4月28日出现在东爪哇锦石县(Gresik),随后在东爪哇多个县市和印尼苏门答腊北部亚齐省(Aceh)皆出现病例。这些省份的养牛场总共饲养了540万头牛。、

印尼总统佐科5月9日下令成立专案小组,并要求农业部对牛只实施区域封锁,以防止口蹄疫传播到其他地区。

同一天,当局也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通报该国境内牛场发生口蹄疫案例,请辖内相关饲养业者加强防范。

印尼最后一起口蹄疫病例发生于1986年。

目前,当局尚未能确定这次口蹄疫情的起源。与此同时,政府正在加紧研发对抗口蹄疫的疫苗,预计今年8月推出。

与手足口症不同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家畜病毒性疾病,普遍于牛、猪、绵羊、山羊等偶蹄反刍动物。

 

受感染的动物会出现发烧、接着在身体多处如脚趾,脚跟、乳腺、嘴唇或舌头之间出现水泡,使它们无法行动、站立和进食。

该组织指出,口蹄疫与发生在人类身上的手足口症不同,也不容易传染给人。

口蹄疫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食用未经处理的受感染肉制品、饮用受感染的牛奶、使用受感染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以及远距离空气传播。

人若感染口蹄疫,病毒会在呼吸道中滞留一到两天;成年的动物染病后将在两到三周内康复,死亡病例实属罕见,只限于年幼的动物。

疫情爆发造成严重经济影响 口蹄疫的爆发,造成牛农严重的经济损失。

邦加勿里洞省的牛贸易商朱拜里(Jubairi)表示,区域封锁使他不能买卖牛只,而且现在很多人也都不敢吃牛肉。

锦石县的牛农迪奥(Dio Nurdin Setiawan)坦言,除了低价出售牛只,牛农就得冒着牛变瘦弱,甚至死亡的风险,为受感染的牛治疗。”

他说,为他受感染的20头牛进行15天的治疗疗程,他须额外支付 1000 万印尼盾(949新元)。

牛农希望,当地政府能提供援助,遏制口蹄疫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