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成为全球Web3创业节点

2022-06-05     缘分     14979

新加坡为什么成为全球Web3创业节点

对于新加坡,很多人好奇。为什么Coinbase、FTX、A16z等头部Web3企业会选择在这里设立区域总部和发展中心?有的南亚或者东南亚Web3企业,主要创业和研发团队基本都不在新加坡,但是他们问什么会把公司或者总部注册在新加坡呢?

为什么像抖音和其他一些中国创新企业会选择新加坡作为其全球化发展的基地呢?为什么一个被称为“小红点”的,像老子说所的“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会成为亚洲,乃至全球Web3创业的核心节点呢?

近日,新加坡经济协会 (SEE) 副主席、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就Web3的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深度发表了看法。巴比特“DeFi之道”整理访谈主要内容如下:

新加坡为什么成为全球Web3创业节点

DeFi之道:

大家对新加坡Web3.0的发展是既熟悉又陌生,您跟我们讲讲新加坡Web3.0的发展的“经验”。

李国权:

新加坡的部长们或者监管单位的领导们,比如,金管局负责金融科技和创新的领导,他们讲话的时候,通常不会说新加坡是金融“中心”或者区块链“中心”,我们大家通常会讲,新加坡是全球金融的主要“节点”或区块链行业发展关键“节点”。这是我们的态度,这个“节点”思想,是完全符合区块链思想,从哲学上讲,和“中本聪主义”,也是非常接近的。

新加坡国家很小,在金融创新跟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必须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因此我们真诚地非常欢迎国外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到新加坡展业发展。过去二三十年,我们一直都都是这样做,未来也会坚持这个发展方向,绝不动摇。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以区块链、元宇宙和Web3.0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专门提供了“监管沙盒”政策,任何在现行法律架构不能够容纳的,或者暂时无法完全满足监管单位合规要求的金融创新,我们依然会允许这些企业和新创项目在新加坡进行试验。这使得过去几年,很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都把它们的总部,或者把它们的“节点”搬到新加坡。

现在,新加坡的Web3发展很热。一方面,我们的学校、专业机构训练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当然,这一领域的人才依然是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想来新加坡申请牌照,目前大概有七八十家公司还在排队申领牌照过程中。但在新加坡还没得到牌照之前,它们仍然可以开展业务。

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有很多专业人士,包括律师、审计师、科技顾问,还包括很多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成就的公司的董事。在新加坡成立公司,需要一个新加坡人或者是永久居民作为董事。有了他们的专业服务和真知灼见,技术人才来到新加坡,大家都觉得,即便是刚来,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创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政策和监管信息都唾手可得,而且成本会比较低。

在Wen3.0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我想新加坡首先是吸引了很多需要牌照的公司。但是在接下来的第二个阶段,很多新的业务在将来是不需要牌照的,其它Web3.0创新的公司也会陆续进入新加坡,因为我们提供了最友善的创业环境,最开放、宽松,同时又是最完善的监管环境。

DeFi之道:

过去一年,在Web3创业领域,您会对新加坡哪些变化感到兴奋?

李国权:

过去几年,我一直都希望新加坡能成为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行业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方面新加坡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行业里面几乎所有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都在新加坡有了一个节点,或是至少也有了代表处,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兴奋。

我们不能忘记中本聪的初心,应该继续努力发展分布式技术,努力实现“非中心化”,这可以作为我们发展区块链跟加密货币的一个主流精神。

如果我们不以区块链精神,不以我们倡导的“节点”精神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以一个非中心化的思想去发展我们的经济的话,我觉得新加坡未来在全世界也不会有重要的什么经济地位。你可看到,在非中心化的转口贸易与国际贸易领域新加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全球的贸易“节点”。

在金融方面。我们既需要拥抱非中心化,又要非常明智地控制风险。并不是说任何风险大的企业到新加坡来,新加坡都接受。我们倡导地是具有社会责任的创新。央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非常谨慎和明智的做法,鼓励与欢迎“有责任的创新”。

创新一定要对人类有贡献与帮助,必须“以人为本”。在中国是为民服务,小囯为了争取规模经济和网络的放大效应,就更有必要想方设法为全人类服务。新加坡不像中国有14亿人口。中国有内需, 有内循环,有战略纵深,国家可以持续增长。新加坡国家小,只有五六百万人口,市场是非常小的,不可能只为自己的公民服务。开放的、全球化的、普惠的、众包利益的、众智的、众享成果的、无我的发展原则和发展范式,才有可能实现稳健地发展。新加坡倡导这样的发展战略,不但能带动Web3.0的发展,也给中国Web3.0的新创行业一个域外发展空间。这是值得肯定和令人鼓舞的。

DeFi之道:

大家都在讲“Web3的革命会发生在哪里?”是新加坡市、迪拜、硅谷,还是阿姆斯特丹……看到很多城市都在Web3的浪潮里,努力吸引著全世界创业者的目光,你怎么看新加坡在这场全球竞争里的优势?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