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羨慕!新加坡這對夫妻靠送外賣,月入4000新、養5娃!

2022-06-06

生娃快,養娃慢。

為人父母都知道,養娃不簡單,成本極高。

從出生開始就要考慮奶粉錢,衣服錢,長大一點要培養特長,興趣班學費各種交。上學後還有大大小小教育成本支出。

在哪裡養娃也是一個重點。

國內一線城市養娃,成本更高。然而在新加坡......養娃成本,很低!?

新加坡養娃成本超級低?

夫妻倆月入共4千,養5娃

目測是馬來族的新加坡夫婦,一共生了5個娃。

丈夫Ahmad Nidzam Abdul Razak ,今年34歲。

妻子Nur Aisyah Sukor,今年33歲。

圖源:海峽時報 | 9歲的娃不在照片中

這一對年輕小夫妻,共同養育五個孩子,年齡介於11個月到9歲。

他們養5娃,並不是因為他們有錢。而是他們錢不多,在新加坡卻也能供養得起5個孩子。

原本,Ahmad Nidzam Abdul Razak的職業是拖車司機,但因為手部受傷,去年年初就辭職了。

新加坡拖車司機的月薪,大概在2000多到4000多新元,資歷越老,薪水越高。

Ahmad 全職司機的同時還在兼職做外賣員,這份兼職薪水如何沒有透露。

直到2021年初辭去司機工作的時候,他老婆還懷著第五胎。

在養娃家庭的壓力下,Ahmad選擇做全職外賣員工作,一直到現在都是全職外賣員。

(網上調查時薪10-17新)

妻子 Aisyah 這邊,她原本是麥當勞的門店經理。(培訓全職經理的參考月薪為2200到2700新)

但因為要養娃,很久沒有工作。

今年3月份才開始重新回到職場。考慮到養娃需求,她儘管打算重新上班了,但工作跟家庭兼顧卻是一個兩難問題。

於是,她跟老公一起做外賣員送餐,自由,工作時間靈活。

夫妻兩人的一天是這樣的:

早上5點起床,送娃上學。9點開始輪流上班。妻子 Aisyah一般從早9點到晚5點就結束工作。

而丈夫Ahmad通常在晚5點以後,到晚上9點都還會繼續工作。

在夫妻兩人工作期間,孩子會被送去託管。

夫婦配合,累計一個月家庭月收入共4000新,約人民幣1萬9000左右。

妻子 Aisyah表示,確實碰到過有人質疑:

就憑做外賣員的工作,怎麼養家餬口?尤其是5個娃的情況下。

這種質疑無法動搖夫妻兩人。

而且在其他地方可能很困難,但在新加坡貌似還真可以。

新加坡養娃有補貼

為什麼在新加坡可以?

其中一個原因是,夫妻倆對生活工作(照顧孩子,工作,收入跟支出安排)都有明確計劃。

丈夫Ahmad直言想要在這種條件下供養5個孩子,滿足生活需求。工作生活就需要有明確計劃,以及父母要狠自律。

圖源:海峽時報 | 9歲的娃不在照片中

「不管你做什麼,都必須有計劃。」

比如,你每月的收入不能全花了,至少攢下10%。此外還有房貸,也要安排支出。

每天誰負責接送孩子,要跑多少單才夠等等。

另外一個原因,在新加坡生娃政府有補貼。

2020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截止,這段期間生寶寶可以一次性拿到政府發放的3000新補貼!

來源:st

這筆補助金會存入父母申請嬰兒花紅時提供的銀行戶頭。

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對於怎麼花這筆補助金當局沒有進行限制。 也就是說錢打到你的帳戶上後,怎麼用完全可以自己決定~

除了這個3000新,更早還有新嬰兒獎勵跟育兒補貼!

8000新嬰兒獎勵

第一個孩子在出生後18個月內可以分5次拿到8000新。

而第3個以後最高可以拿到1萬新的獎勵。

兩個育兒補貼項目

除了8000新的嬰兒生育獎勵,還有其他兩個補貼項目:

1)4000新的新生兒保健儲蓄補助金

2)3000新的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

其中存入兒童培育戶頭的款項是政府一新幣對一新幣補貼,比如父母存3000新,政府就再存入3000新。

所以第一個孩子的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最高總計是6000新

政府為這項戶頭提供的最高津貼總額,分別可達6000新(第一和第二的孩子)、1萬2000新(第三和第四的孩子)及1萬8000新(第五或之後的孩子)。

總結起來,加上3000新嬰兒花紅後。。。

在新加坡生第一個孩子可拿到最高津貼2萬1000新!

即嬰兒花紅(3000新)+嬰兒鼓勵(8000新)+新生兒保健儲蓄補助金(4000新)+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6000新)

以此類推,第五個及以後的孩子可拿到最高津貼3萬5000新!

對此,中國小夥伴表示十分羨慕。

相比國內一線城市,新加坡公共資源豐富且多,政府也有補貼,養娃成本較低。

中國養娃教育成本

0-17歲人均48萬多

「育媧人口研究」發布最新《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

這份報告主要是估算中國各省的各種育兒費用。數據來源包括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居民收入、消費支出數據以及各物價。

養娃成本包括但不止於這些開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教育支出包括保姆費、託兒費、學雜費、教材、參考書、課外書費,教育APP費用,交通費,擇校費,在校伙食+住宿費,輔導費,以及其他教育費用。

非教育支出包括食品支出、衣物支出、居住支出、日用品支出、醫療保健支出、交通和通訊支出、娛樂支出。

據今年最新報告估算:中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48.5萬元,約10萬多新元。

0歲到大學本科畢業的養育成本平均62.7萬元。

其中,養娃成本最高的城市為上海。

據報告成本排名第一,人均102萬6000多元(約21萬多新元),超過國內平均水平的2倍。

當然,家庭收入情況不同,養娃成本就不同。

但國內的父母,除了養娃成本,還有買房壓力,養老壓力,各種人情往來等等開銷。

比如過年過節紅包,新加坡小孩收到的面額可能50新(近250人民幣)就算多了。

但國內小孩的紅包,200可能就算少了。

來自各國,各地的椰友們,你們認為呢?


相关文章

  • 月薪1萬新幣還缺人!新加坡這10 個高薪崗位正在暴富!最新行業薪水曝光
  • 在新加坡,興趣班不僅是孩子們的選擇
  • 月薪1萬新幣還缺人!新加坡這10 個高薪崗位正在暴富!最新行業薪水曝光
  • 在新加坡,興趣班不僅是孩子們的選擇
  • 新加坡泡泡瑪特母親節活動!指定款買一送一+買滿88新送禮物🥳長周末就去買買買~
  • 新加坡本地銀行開戶攻略指南——華僑銀行,您不可或缺的選擇
  • 黃循財出席衛塞節慶典:以佛教精神為紐帶,共築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