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问题迫在眉睫,马来西亚有六成食品依靠进口,同样无法幸免。当地食品短缺导致价格高涨,然而城市农场的兴起,有助提高国内产量。
21岁的李俊贤在疫情期间培养了园艺嗜好,还和生意伙伴一起创办了鱼菜共生农场。这个300平方米的农场位于吉隆坡一个住宅区,每个月可为巴生谷的2000多名顾客供应多达500公斤的新鲜有机蔬菜。
E-farms城市农场联合创办人李俊贤说:“我希望这个世界是可持续的,让农业活动不污染环境。城市农场的主要益处是蔬菜品质肯定更好、更新鲜,因为供应链缩短很多。我们是在城市里耕种,就在城市里卖。”
马来西亚全国目前估计有超过1万1000个城市农场社区,下来预料将开设更多新农场。业者相信在城市里生产粮食是可持续的方案。
CityFarm城市农场联合创办人郭廷成说:“就算是在非常拥挤的城市,有些人会把农场设在室内,我们在建筑里垂直生产食品,有些人会在地下种植。这能解决城市用地的问题。”
包括雪兰莪州在内的一些州属也提供奖励金,鼓励居民在城市里耕种,希望增加国内粮食供应,确保食品的长期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