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常見的電子花圈 最近在新加坡引發爭議

2022-06-10

後港一治喪處,除了擺放了上百個電子花圈外,更有七個氣球拱門。(海峽時報星期刊)

作者 侯佩瑜

榜著可促進環保的LED電子花圈,最近在新加坡引起爭議。

有殯葬業者擔心跳電問題等火患隱憂;

有公眾認為電子花圈擺在必經之路,除了阻礙人行道,經過時覺得「大吉利是」;

有人覺得電子花圈排場太過盛大,一家辦喪事,居民都被逼「同哀」,令他們渾身不自在;

也有住在附近的鄰居覺得花圈發出的亮度刺眼,晚上照進家裡難以入眠......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喪禮一般幾天就結束,不會對自己生活造成影響,就讓生者嚮往生者獻上最後的敬意和孝心吧。

有資料顯示,電子花圈是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先流行起來,2019年才被引進我國。

由於電子花圈可重複使用,被視為比傳統花圈更環保,加上租費不貴,一字排開更顯氣派,還能客制化,有的甚至能以彈幕形式顯示信息,於是逐漸在本地受到追捧。

電子花圈包含裝置的費用介於80至120元之間,比鮮花花圈來得便宜。

惹蘭紅山一帶的靈堂布置數十個電子花圈。(新明日報)

不過,隨著使用量日益增多,進而引起公眾的關注與投訴,當局自然也要對此回應表態:

國家環境局近日就擬定了喪禮使用電子花圈和充氣布置的準則:

只允許擺放不超過10個電子花圈(包括1個充氣物);

電子花圈不能超過2.6米高和1.5米寬;充氣物則不能超過4米長、1米寬和3.2米高,以免阻擋居民或開車人士的視線;

電子花圈和充氣物只能放在喪禮場地(如組屋樓下和綜合亭),且需獲得關當局批准;

充氣物得固定且圍起,四周保留至少2米空間;

若放置在走道等公共地方,需預留至少1.5米的空間讓他人通過;

停車場、消防栓、馬路、走道、商店、住宅5米內不能放置會發光的電子花圈和充氣物,也不應違反任何消防安全規定;

晚上10時至隔天早上7時之間不能進行安裝或拆除、不能亮燈或啟動充氣物,避免光害和噪音;

負責安裝的必須是有執照的電工,也要申請SI執照,提供發電機的使用量等。

關鍵詞:只是準則。

所謂的準則更接近規範化的建議,並非法規。

因此,殯葬業者和不少公眾都提出質疑:若有人違反上述準則,會否受到懲罰?屆時被執法的對像會是誰?是喪家、殯葬業者、還是供應商?喪家和殯葬業者又該如何管控親友們饋贈的電子花圈?

一般來說,殯葬業者只負責安排喪禮場地、為往生者辦理後事。提供電子花圈等物品並不在他們的服務範圍內。

新加坡殯儀館同樣有通告禁止電子花圈以及任何形式的布置。該殯儀館發言人受詢時說,電子花圈的亮度在室內是室外的三四倍,早在商家引進時,公司就禁止電子花圈在殯儀館出現。(取自面簿)

也有網民認為,放個電子花圈也要遵守這麼多準則,搞不好真的能起效,畢竟很多守規則的國人一般都不想惹麻煩。權衡之下,可能會幹脆不擺放電子花圈。

網民Damus就說,如果晚上10點到早上7點不允許電子花圈「亮燈」,那麼電子花圈就無用武之地啊,大白天本來就沒有必要亮燈,只剩下入夜7點之後到晚上10點亮三個小時,還不如直接用塑膠花圈。

據紅螞蟻的觀察,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喪禮,也會掛著長長的挽軸和輓聯,但至今都沒有引起大型爭議,難道是因為挽軸和輓聯不會發光也不亮燈,所以不會打擾到周邊居民?

不過,千錯萬錯都不應該是電子花圈的錯啦。關鍵在於人們如何使用和擺放這些花圈。

毋庸置疑,電子花圈是傳統殯葬業邁向現代化的其中一步。然而,要如何在傳統與現代化之間取得平衡、如何讓紙紮花圈或是鮮花花圈與電子花圈共存,以及如何在環保與耗電之間取得平衡,著實值得進一步公開討論。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月薪1萬新幣還缺人!新加坡這10 個高薪崗位正在暴富!最新行業薪水曝光
  • 在新加坡,興趣班不僅是孩子們的選擇
  •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 人力部重磅新規!WP准證卡7月起將被嚴 查!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吃貨大享受!四星酒店限時推出螃蟹自助餐1 for 1🦀各種不同烹調手法!吃回本!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饞爆了!實拍新加坡廈門街老食閣美食!15家檔口必嘗:椰漿飯、魚片面、炸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