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聞早知道
01
50歲到59歲民眾 即日起可接種第二劑追加劑
50歲以上者若有意接種第二劑冠病疫苗追加劑,不必預約就可直接到任何提供信使核糖核酸(mRNA)冠病疫苗的接種中心。
衛生部發文告說,經冠病疫苗專家團評估,50歲至59歲者若想接種第二劑追加劑,可在第一劑追加劑約五個月後注射追加劑。
接種原因:
數據顯示,50歲至59歲者染疫後患上重症的風險會增加,慢性疾病一般也在這個年齡層開始發作,因此接種第二劑追加劑可進一步提高保護力。
從7月1日起,那些有特定健康問題的18歲以上高風險群體,如有心臟、肺部、腎臟、肝臟和其他器官慢性疾病者,可在自行申報健康狀況之後,前往任何接種中心、指定家庭醫務診所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HPCs)和綜合診療所,接種第二劑疫苗追加劑。
為了方便他們接種疫苗,他們不必有醫生轉介,就可以直接接種第二劑追加劑。
至於其他高風險群體,則可在他們主治醫生轉介下,前去接種第二劑追加劑。更多有關自行申報健康狀況細節,可瀏覽衛生部官網作進一步了解。
接種基本程序疫苗的民眾,衛生部建議首兩劑疫苗的間隔可延長至八個星期。
第二劑延長原因:
國際數據顯示,首兩劑疫苗的間隔較長,可提供更好的疫苗保護力。
不過,那些須儘快完成基本接種程序的人,尤其是更容易患上重症或感染風險較高者,可選擇較短的間隔。
疫苗接種間隔時間:
02
周二起,夜間場所取消人數限制和檢測
從周二(6月14日)起,允許訪客跳舞的夜間場所不再受人數限制,訪客入場前也無須出示陰性抗原快速檢測結果。
措施調整原因:
衛生部發文告表示,進一步放寬措施是為了對夜間場所的管理條例做出合理的調整,以配合其他社交場合。
不過,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仍將繼續實行,業者仍須檢查訪客是否已經接種疫苗,只有完成疫苗接種者才能入場。
執法人員也會隨機進行抽查,確保業者有遵守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的要求。
03
私人疫苗接種計劃擴大,18歲以上人士可自費接種額外疫苗
衛生部宣布擴大私人疫苗接種計劃,讓所有18歲和以上的人士,包括當地居民都可以在該計劃下受惠。
當局早前宣布,18歲和以上的短期訪客可以在當地付費接種莫德納疫苗。
私人疫苗擴大計劃原因:
衛生部表示,當局決定擴大計劃,是為了幫助那些想要接種額外疫苗,但又無法在全國疫苗接種計劃下這麼做的人。這些人現在能根據醫生的建議,接種疫苗。
付費接種
當局指出,由於這是私人安排,因此在私人疫苗接種計劃下接種疫苗的費用將由接種者支付。
公眾可以上網到vaccine.gov.sg,查閱在這個計劃下提供疫苗的醫療機構。
04
周三港灣中心渡輪碼頭重開
港灣中心渡輪碼頭周三(6月15日)恢復區域渡輪服務,民眾可從港灣中心搭乘渡輪前往印度尼西亞峇淡島和卡里汶島。
新加坡遊輪中心發文告表示,有意購買從港灣中心渡輪碼頭前往峇淡島和卡里汶島(Karimun)船票的民眾,可聯絡提供這一服務的區域渡輪業者,包括Batam Fast Ferry、Horizon Fast Ferry、Indo Falcon Shipping & Travel、Majestic Fast Ferry以及Sindo Ferry。
當地今年4月放寬旅遊限制,印尼當局也在上月18日宣布所有旅客無論是否已接種冠病疫苗,都無須在出發前進行冠病檢測。
港灣中心渡輪碼頭重開後,丹那美拉渡輪碼頭仍會繼續提供前往印尼民丹島和峇淡島的渡輪服務。
文告指新加坡遊輪中心過去數個月一直加強安全措施,以確保旅客安全,保護海港工作人員。
例如,港灣中心渡輪碼頭採用MERV-14濾網提升空氣品質。港灣中心和丹那美拉渡輪碼頭也設有消毒機器人,以確保環境清潔。
05
6月24號起,除四個熱門地點外,宿舍客工到社區活動將無需通行證
從這個月24日起,住在宿舍的客工將不再需要通行證,就能到社區活動。
管控區域
管控牛車水、芽籠士乃、裕廊東和小印度這四個人流量較高地點的人潮。
如果客工打算在星期天和公定假日到這些地點,則必須申請通行證。當局每逢星期天或公定假日將發出最多8萬張通行證。
在最初階段,小印度的通行證頂限為3萬張、裕廊東2萬張、牛車水和芽籠士乃的通行證頂限則各為1萬5000張。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如果客工是要在平日、星期六或公定假日以外的日子到包括這些熱門地點在內的社區活動,他們無需申請通行證。如果他們在星期天和公定假日到本地其他地點,也無需申請通行證。
06
7月1號起,退休及重新僱傭年齡調高
從7月1日起,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將從62歲提高到63歲;重新僱傭年齡則從67歲上調至68歲。
人力部通過面簿貼文提醒,針對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的調整將在下個月生效,旨在加強給予年長員工的支持。55歲及以上受僱的員工若與同個僱主工作至少兩年,有資格重新就業。
人力部指出:
這些措施可幫助更多想繼續工作的年長員工繼續受僱,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多人力。
退休及重新僱傭年齡調高原因:
針對退休年齡、重新僱傭年齡,以及重新僱傭條件的一系列調整,是配合年長員工勞資政工作小組提出的建議,主要讓年長員工能延續就業,老有所為,對人力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年長員工勞資政工作小組在2019年建議,退休和重新僱傭年齡分別調高到65歲和70歲,政府當時全盤接受建議並決定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下個月分別把兩者調高至63歲和68歲。
07
7月1日起,10元看呼吸道疾病將終止
從7月1日起,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病患到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簡稱PHPC)和綜合診療所看診將不再享有津貼。
根據衛生部文告,政府在2020年2月啟動超過1000家PHPC診所提供護理,出現呼吸道症狀的居民看診只須支付10元的醫藥費,建國一代和立國一代則只須支付5元。
從7月1日開始,有呼吸道症狀的病患如果到PHPC診所和綜合診療所求醫,醫藥費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不過,符合條件的新加坡公民仍能在社保援助計劃(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簡稱CHAS)下獲得津貼。
PHPC診所和綜合診療所也將繼續為出現冠病症狀的病患提供由政府資助的免費冠病檢測。
從7月1日起,在冠病醫療方案二(Protocol 2)下居家康復的低風險冠病病患在尋求遠程醫療服務時也將不再享有津貼。不過新加坡公民則仍能在社保援助計劃下獲得津貼。高風險並出現嚴重症狀的冠病病患如果在冠病醫療方案一(Protocol 1)下居家康復,則將繼續享有獲津貼的遠程醫療服務。
從7月1日起,到公共醫院急診室尋求冠病緊急治療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證件持有者如果無需住院,也必須支付急診費用。不過如果他們必須住院或被送往社區治療設施,而且已完成接種或不適合接種,急診費和住院費則將繼續獲政府全額補貼。
08
樟宜機場T4今年9月重開,T2南側出境廳10月重開
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將在今年9月重新開放,第二搭客大廈南側的出境廳也將在10月重開。
第四搭客大廈是在2020年6月,因疫情導致航班減少而暫時停業。今年9月重開後,原本使用這個搭客大廈的班機也將重回那裡起降,少數零售和餐飲店也會恢復營業。
第四搭客大廈關閉期間,使用這個搭客大廈的班機,都改往第一或第三搭客大廈起降。
交通部長易華仁說:
我國現在要做的是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確切地說就是要確保機場客運量可達到7000萬人次,這是疫情前的水平。
另外,第二搭客大廈南側的出境廳定10月重開,入境廳的新免稅店和餐飲店也會從8月起陸續開業。樟宜機場集團表示,機場逐步重開後,將能確保新加坡有能力應付10月底北半球冬季的搭客量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集團表示,自4月放寬邊境管制措施以來,樟宜機場的搭客量強勁復甦。同2019年相比,今年6月第一個星期,搭客量就達到疫情前48%的水平。多家航空公司也要求在來臨的北半球冬季增加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