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天吶!骨痛熱可以母嬰傳播!
2020年以前,新加坡每年的這個時期,最大的擔憂並不是疫情,而是骨痛熱!
從進入5月份開始,煩人的伊蚊開始大規模生長,骨痛熱也隨之進入高發期,6-10月則進入高峰期。
今年的骨痛熱症患者尤其多,至今已經累計達到1.4萬起,比去年全年的5258起要多一倍。更讓我們擔心的是,由專家研究發現:骨痛熱症病毒有可能從母體傳給胎兒。
天吶,這可怎麼辦!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
骨痛熱能從母體傳給胎兒
在第五屆亞洲骨痛熱症峰會上,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首席研究員渡邊悟在會上表示:「這是我們首次通過動物試驗顯示,骨痛熱症病毒可以穿過胎盤屏障。詳細分析骨痛熱症病毒和茲卡病毒的感染時期與胎盤相關的分子,可能有助找出垂直傳播黃病毒屬的關鍵因素,並制定下來的應對措施。」
簡單來說,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首席研究員在研究後發現,骨痛熱症可以從母體傳給胎兒!
之前有研究顯示,茲卡(Zika)病毒可從母體傳給胎兒,孩子出生後可能患有先天疾病。與它同屬於黃病毒屬的骨痛熱也有很大的可能通過母體傳播。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人員,通過小白鼠動物實驗發現,骨痛熱病毒同樣可以穿過胎盤,傳給未出生的小白鼠。
這不得不讓我們擔憂,自己患上骨痛熱還好,萬一傳給腹中的孩子可怎麼辦?!
新加坡連續5周新增病例超1000起
環境局:周增或超2000起!
據悉,上周,新加坡新增骨痛熱症病例1190起,已經連續5周新增超過1000起!至今已經累計達到1.4萬起,比去年全年的5258起還要多一倍!
國家環境局表示,隨著新加坡進入骨痛熱症高峰期,接下來的單周病例或將超過2000起!
截至13日,本地共有422個活躍骨痛熱症病例集中區,其中病例超過十起的活躍黑區有133個。
專家指出病例激增原因
表示疫苗起到重大作用
本地專家表示,新加坡最近骨痛熱症激增,是因為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取代第二型,成為主導病毒類型。
對於骨痛熱疫苗,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客座教授蒂克教授表示:具有潛力的新疫苗經過第三次的進化,對第四型病毒也能提供保護,這在不斷變異的病毒傳播下十分重要。
骨痛熱專家表示,疫苗在對抗骨痛熱症方面可扮演更重大的角色。新疫苗預計只用接種2劑,但距離面世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展令人欣慰,能避免重症。
骨痛熱症患者多有併發症
5%的骨痛熱症患者會演變成重症
確診骨痛熱症的患者,會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肝炎、急性腎臟病、急性心肌炎等多個嚴重病發症。
新加坡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表示,在確診骨痛熱症的患者當中,有約5%可能會演變成重症!
她說:「當循環系統中的液體或血量不足而導致血壓下降時,可能令骨痛熱症惡化,嚴重骨痛熱症可能會導致腎臟、肝臟等多個器官受損,如果延遲接受治療,一些病患會死亡。」
目前有3款骨痛熱疫苗在研發
TAK-003疫苗防住院高達84.1%
通過新冠疫情,我們也多少知道該如何應對病毒,最好的防護就是接種疫苗。
目前,有3款骨痛熱症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它們分別是日本武田(Takeda)的TAK-003,以及美國藥劑公司默克(MSD)的TV003和TV005。
武田公司表示,TAK-003疫苗有效期至少1年半,防止患者出現骨痛熱症狀的可能性高達61.2%,預防住院高達84.1%。
但研究也發現,對於不同類型的骨痛熱症病毒,疫苗的效果不一。
默沙東公司表示,TV003和TV005疫苗已完成第一階段的試驗,試驗者接種後只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如疲勞、頭痛、皮疹等。
為遏制骨痛熱傳播
新加坡將每周生產500萬絕育雄伊蚊
投放範圍擴大到31%的組屋
為了遏制骨痛熱的傳播,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計劃將伊蚊絕育試驗計劃(Project Wolbachia)將擴大至多八個組屋區。其中包括:勿洛(勿洛北和勿洛蓄水池)、蔡厝港(油池)、芽籠、後港、榜鵝、盛港以及兀蘭。
該計劃的實行頗見成效。淡濱尼和義順試行計劃超過一年後,高達98%的伊蚊數量受抑制,病例數也減少了88%。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今天(15日)宣布,從7月開始,國家環境局將在多1400座組屋釋放帶有讓雌性伊蚊產卵無法孵化的雄性伊蚊,每周雄性伊蚊的產量也將從目前的200萬增加到500萬。
計劃一旦實行,將涵蓋新加坡31%的組屋,比目前的19%要多。一些工地和骨痛熱症高風險區也將釋放雄性伊蚊。
在釋放雄性伊蚊前,新加坡會通知當地居民。
釋放絕育雄性伊蚊
民眾應注意屋內積水
及時清理生活垃圾
為了杜絕伊蚊的滋生、防止疫情擴散。新加坡建議民眾每周清理一次屋內的積水、並使用驅蚊劑。
如果可以,還要儘可能穿長衣長褲以避免蚊蟲叮咬。當局也呼籲民眾要妥善處理丟棄的垃圾,以免成為蚊蟲滋生的溫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通心粉們還知道哪些關於防止骨痛熱的方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分享給更多人~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8295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70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