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要靠這批雄性蚊子施展「美男計」!跟伊蚊說拜拜

2022-06-18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研究「以蚊治蚊」,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的雄性伊蚊,雌性伊蚊與它們交配後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從而抑制伊蚊數量。用生物手段促使蚊子絕育,減少蚊患,控制骨痛熱症病例。

下個月起擴大至勿洛、兀蘭和後港等八個地點

涵蓋1400座組屋、部分私宅區以及建築工地

覆蓋全島約三分之一的組屋

新加坡骨痛熱症疫情來勢洶洶

預計每周超2000起病例

超越2020年的水平

達到歷史高峰

每年的6月份到10月份為登革熱高發期。一般不會致命,但出現嚴重併發症時可導致死亡。

新加坡專家指出,約5%的骨痛熱症患者可能會病情惡化,導致腎臟、肝臟等多個器官受損,演變成重症,若延誤治療,一些患者甚至可能喪命。

(陳銳勤製圖)

用細菌對抗伊蚊,有用嗎?

國家環境局自2016年推出伊蚊絕育計劃,2019年設立蚊子繁殖設施以來,培育了2億多隻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並在計劃試行區的組屋樓層與走廊釋放。這些伊蚊會和傳播骨痛熱症的雌性伊蚊交配,產下無法孵化的卵。

蚊絕育計劃早前在淡濱尼和義順取得成效。在釋放雄性伊蚊後的一年,兩個試行區的伊蚊數量減少了98%,骨痛熱症病例下降了88%。

哪些地區下來將試行伊蚊絕育計劃?

伊蚊絕育計劃剛推出時僅覆蓋39座組屋街區與3900多戶家庭,六年來逐步完成五個階段的試行。

今年4月起,當局在多個地點釋放雄性伊蚊,包括義順、淡濱尼、蔡厝港(吉豐)、武吉巴督(豐加北)的約1800座組屋,以及馬林百列占地5平方公里的有地私宅區,總體覆蓋的住戶達16萬戶。與其他未試行計劃的居住區相比,這些地方的骨痛熱症病例少了70%。

伊蚊絕育計劃下個月起會擴大至八個新的地點,分別是勿洛北、勿洛蓄水池、油池、芽籠、後港、榜鵝、盛港和兀蘭,涵蓋1400座組屋。計劃擴大後將覆蓋全島三分之一的組屋,住戶多達30萬戶。試行區也包括一些私宅區和建築工地。

當局會在住宅區內和組屋走廊釋放雄性伊蚊,每周釋放兩次:周一和周四早上,或周二和周五早上,不同試行區時間不一。當局會在釋放伊蚊前通知區內住戶。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買黃金超10萬元要上報?亨利發布2025年百萬富翁增長榜單,新加坡1600人第六位,阿聯第一
  • Scoot酷航新增三條航線,10月起從新加坡直飛峴港、芽莊、哥打峇魯✈️未來再承包納閩巴霍和沖繩航線!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黃循財喊你收 SG60 禮包!百萬銀髮族先拿 800 元!
  • ✈️🌍 新航環遊世界票只要 S$1801 起🤩 想一次玩遍亞洲、美洲、歐洲不是夢‼️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新加坡教育環境:助力企業家的家庭與事業雙贏
  • 全球資本大遷徙!新加坡狂攬 1434 億登頂全球第二!東協或成投資界新頂流?
  • 世錦賽來襲!新加坡「水感地圖」,一秒入水享世界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