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贩中心文化与建设经验

2022-06-22     缘分     62850

小贩中心作为新加坡的独特商业布局模式不仅仅从商业管理制度上带来创新,更为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管理、规划布局和组团构成带来借鉴意义。小贩中心作为提供物美价廉食物的服务场所,不仅满足目标受众对高可达性与便利性的需求,同时在建立时考虑配套人口与组屋小区,地理位置与低价可替代性餐食。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及社区建设中,也需要考虑这些商业配套的构成模式与空间布局问题。

新加坡小贩中心文化与建设经验

1. 功能组合,精细管理

随着TOD等开发模式的推行,功能混合将成为未来居住、生活和商业模式的趋势。从新加坡的案例中可知,将原本无序脏乱的街头摊贩进行整合,同时配合社区医疗、娱乐、健身等功能合理搭配,成为支持公共住房开发与社区生活的关键环节。这其中避免不了规划与管理上的精细化操作,在未来的社区开发中,配套需通过合理功能组合,推行联网智慧管理,实现配套设施的规范化与便捷化。

2. 服务需求,合理配置

配套的布置需要考虑服务半径、服务人口和交通要素可达性等方面。此外,合理的配置需要强化以公共运输可达性为优先级的布局,以实现公共资源的集约利用。在配套规划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服务重复覆蓋等问题,通过论证来合理分析配套之间的竞争关系及同质化服务的可能,以减少设施的浪费情况。

3. 以人为本,质优价廉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政府推行的便民设施,以提供物美价廉的替代性餐食为主要目的。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还需要能多为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考虑,通过提供价格更低、质量优异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随着城市化和区域士绅化的发展,部分中心区必然带来生活成本的上涨。如果能有部分配套实现提供可替代的服务,城市将会变得更有人情味。

新加坡小贩中心文化与建设经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