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家用小物件,搖身一變成微縮模型,新加坡女生在迷你世界中尋找新的生活節奏

2022-06-24

錯落有致的溫室,鮮花簇簇的花店,堆滿麵包洋果子的麵包店,二手精品店等,李美賢在忙碌之餘利用下班後的休閒時間,將創作微縮模型的愛好發揮得淋漓盡致。她的每一件作品複雜又細膩,雖然袖珍,卻仿佛自成一個世界,每一處細節都生動呈現出不同的生活場景。這個愛好不需要花大錢來經營,李美賢常常用家裡找得到的小物品變出不同模型。只要加點想像,就能夠發揮無窮創意。

微型藝術是在毫釐之內的創作藝術,是仿造生活中的物件製作出可以置於指尖的微縮模型的藝術。

疫情期間,創意總監李美賢居家辦公,和許多忙碌的上班族一樣,上班長時間對著電腦,休息時也都是對著手機,為減少看螢幕的時間,她決定製作微縮模型。

李美賢在忙碌之餘,樂於利用下班後的休閒時間,將創作微縮模型的愛好發揮得淋漓盡致。(蕭紫薇攝)

「我的朋友當時也在面簿上分享了一個森林家族(Sylvanian Families)的帖文,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收集這些小玩具長大的。」那顆對美好事物充滿追求與嚮往的心,一如往昔。

李美賢喜歡那些擠得滿滿、排得滿滿的店,店裡的每處細節都吸引她。(蕭紫薇攝)

自學微縮模型 打造生活場景

於是,李美賢開始自學製作微縮模型,在追求精巧細緻中挑戰自我。「一開始是透過觀看Youtube上的教學視頻,參考許多日本微縮模型藝術家的作品,一邊看一邊跟著做,如:麵包、壽司等。」漸漸地,手邊的小作品多了起來,她開始期待創作更大的生活場景。

她坦言,自己尤其喜歡那些擠得滿滿、排得滿滿的店,店裡的每處細節都吸引她。

除了開設IG帳號 @smallerthananchovies 與其他微縮模型藝術家交流,她也參考美國、荷蘭微縮模型藝術家的作品,從中汲取創作靈感。她說,日本微縮模型藝術家喜歡用風乾黏土做食物,成品手工細膩。美國式的微縮模型擅於利用3D列印技術,而她更傾向以紙張和手作技巧來製作微縮模型。

李美賢喜歡以手作技巧來製作微縮模型。(蕭紫薇攝)

從小對美術深感興趣的李美賢,中學、初院和大學念的都是藝術設計。畢業後她從事設計工作,接觸室內設計,顏色搭配和空間設計難不了她,也有助她製作微縮模型,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

創作素材家裡找

製作微縮模型的材料包括:剪刀、尺、美工刀、藍寶帖(Blu Tack)和鑷子。她也分享,製作微縮模型並不需要花很多錢來購買材料,家裡的小物件如:塑料瓶蓋、吸管、碎布、木筷子、牙籤等,加入一些想像力,也都可以成為有用的創作素材,就好比塑料瓶蓋可做成花盆,木筷子可用作桌椅的腳,牙籤可以做成凳子的腳,舊式塑料CD盒還能切割做成展示櫃。

家人都支持她做微縮模型。「我媽甚至會在扔東西前問我要不要某些東西留下來做微縮模型。」

下班後,她把電腦關上,每個星期會有好幾天抽出兩三個小時,製作微縮模型。有時興致來了或很想把場景做完的話,可以做上七、八個小時,一直做到凌晨3時,完成後特別有滿足感。

真實瑞士卷蛋糕和李美賢捏制的微縮瑞士卷蛋糕比一比。(蕭紫薇)

將現實生活中的法棍縮小,在追求逼真的同時發揮想像力。(蕭紫薇攝)

區分工作與個人時間

工作並非生活的全部。對李美賢來說,製作微縮模型,無形中幫助她更好地區分出工作和個人時間,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生活節奏實在太緊湊,我開始學會將生活里的兩、三個小時留給自己,製作微縮模型,學習放慢腳步,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李美賢認為,生活就是要尋求一個平衡,我們每天忙忙碌碌,也需要有適時的休息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她看來,做微縮模型也是一種舒壓方式。戴上耳機,聽著音樂或播客,在手作的過程中沉浸、放空,做好眼前的微縮模型,壓力也拋諸腦後了。

製作微縮模型雖很花時間,還需要耐心和專注力,但它賦予了李美賢新的生活節奏,在方寸間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文:葉曉虹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最便宜的8款車,低至14萬新幣帶回家~
  • 新加坡圖書館神秘升級:Book Bug讀書集卡獎品來啦!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Scoot酷航新增三條航線,10月起從新加坡直飛峴港、芽莊、哥打峇魯✈️未來再承包納閩巴霍和沖繩航線!
  • 新加坡保險業蓬勃發展,多保險公司並存
  • 新加坡最賺錢的幾個行業!2025最新版出爐,你在其中嗎?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 新加坡DP vs LTVP:家屬准證與長期探訪准證的關鍵差異解析
  • 公司老闆必看!新加坡企業財政年度如何選,影響你能省多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