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柔佛古來的忠誠榴槤園占地20英畝,種植超過200棵樹。園主表示這樣一棵榴槤樹,一次的收成就有大約250到300個榴槤。不過氣候陰晴不定導致今年的收成減少超過50%。
忠誠榴槤園園主韓新根說:「今年的雨水太多,所以影響了整個榴槤的生產。我們開花的時候不可以有太多的雨水,因為它的花粉要交配,你把花粉淋濕過後,它就沒有辦法很好地受粉。」
為了提高農耕精確度,園主採用科技為果樹提供所需的環境,節省人力的同時也提高果實產量和質量。
他說:「樹它不會告訴你它現在缺少什麼,然後我們必須要通過這個傳感器來去讀,讀那個土壤裡面現在到底缺少什麼,然後我們就會給他什麼吃的。」
位於峇株巴轄的另一家業者,也藉助科技取代部分人力。
馬來西亞頂好水果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陳書賢表示:「環境因素方面,首先我們有氣象儀器。這是我們的氣象儀器,它能監測降雨量、氣溫、濕度和風向。」
科技方案已協助果園將產量提高四成,同時節省三成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