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強制檢測!新加坡一條街區曝170例肺結核,或出現新傳播鏈!他的左上肺出現破洞...

2022-06-25

今日疫情快報

6月24日新增6516

今天6月25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病例晚上更新

震驚!

5月底,新加坡組屋檢測到不明肺結核感染群。

當時,7人出現肺結核,但病例彼此之間沒有接觸!也不曾在同一個地點聚集!

圖源:海峽時報|上月底展開肺結核檢測

現如今過去一個月,衛生部於昨天深夜通報:組屋肺結核感染群病例人數暴增,約170人確診!

衛生部對於居民檢測的態度,也變了!

到底怎麼回事???

衛生部強制檢測!新加坡肺結核

約170人確診,或有新傳播鏈!

今年4月,新加坡衛生部發現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發生了不明原因的肺結核感染群。

當時,衛生部決定5月27日到31日期間,為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員進行為期3天的檢測。

其餘在2020年10月後入住,但目前已搬離的前住戶,可自願預約檢測。

自那以後,肺結核感染群再無更進一步的消息......

一直到昨天深夜。

衛生部發布通報了以下有關肺結核的最新情況。

1)肺結核感染群,確診人數增至約170人!

5月27日至5月31日,這三天內衛生部一共檢測了574人,但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街區的住戶一共749人。

意味著還有人沒被檢測到。

受檢574個人當中,經血液檢測發現大約有170人確診(衛生部透露約170人)。相當於陽性率30%!

這個確診率屬實相當高了。

2)肺結核感染群或出現新傳播鏈!

這個消息令人震驚。

5月底的第一輪檢測中,衛生部近期發現了

「另一個病例同紅山感染群有關聯。當局正在追蹤新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原本肺結核病例集中出現在惹蘭紅山的這座組屋。

而現在當局還需要追蹤密接者,說明這一個病例跟感染群有關聯,但可能不住在受影響街區附近!

換一句大白話說,意思即紅山肺結核感染群,可能出現了新傳播鏈,病例外溢......

圖源:CNA

3)這些人必須強制檢測!

原本,5月底的檢測行動屬於自願檢測。相當於當局鼓勵你來,但如果你不來,也不會拿你怎麼樣。

但這次,衛生部明確表態第二輪檢測為強制性!

官方通告如下:

從6月24日到6月25日,即昨天跟今天2天,為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所有居民、商家跟雇員進行檢測。

這次檢測為期2天,今天結束。

這次有部分居民需要接受胸部X光檢查。而在第一輪沒有接受檢測的人,這次也會強制檢測。

檢測地點: the Queenstown Hock San Zone Residents』 Committee (RC) Centre,3 Jalan Bukit Merah, Singapore 150003

衛生部特別提醒, 如果這兩天沒有趕上檢測的人,可以在8月5日前到這裡接受檢查。

診所:SATA CommHealth Potong Pasir Medical Centre

地址:1 Siang Kuang Ave, Singapore 347919

對於第二輪檢測,衛生部表示需要進一步確定這些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到底如何。

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兩種類型的肺結核,關係到到底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警惕!深扒肺結核特性

初始症狀竟如長期新冠後遺症?

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官方定義,兩種類型的肺結核特性如下

1)活動性結核病 (active tuberculosis)

可能把結核病傳染給他人,需要即刻接受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根據醫生指示服藥,患者都可順利治癒,甚至超過95%有藥物敏感性肺結核的人士也都會完全康復。

但如果沒有遵守服藥指示,結核病有可能復發,患者也可能對一些結核藥物產生抗藥性。

2)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即患者曾接觸造成結核病的結核桿菌,但結核桿菌在體內處於非活動狀態,沒有任何症狀。

無症,同時也不會把結核病傳染給任何人。

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接受預防性治療,以免日後引致活動性結核病。

所以兩種肺結核,最大的屬性差別就在於會不會傳染給別人。

那麼這次組屋肺結核感染群,以及那個新關聯病例,到底是活動性肺結核,還是潛伏性肺結核?

這一點衛生部目前正在研究。

但回溯2022年新加坡發現肺結核的情況來看,活動性肺結核的可能性比較大。

今年3月2日,衛生部接到7起肺結核病例通報,確診時間為2月到3月。皆來自惹蘭紅山第2座組屋。

經過基因分析後,4月才確認這7起病例由相似基因組成。這意味著肺結核病例之間理應有關聯。

但這就是奇怪的地方:

7個病例之間,彼此沒有接觸過,也沒有在同一地點聚集過。可他們卻不約而同確診肺結核。

那這些病例是如何傳染給對方的?

再說說現在,截止6月23日,這個肺結核感染群發現約170人確診,並且還多了一個新關聯病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這意味著肺結核在過去一個月內持續傳播。

那麼,肺結核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飛沫傳播:如果患者的痰液檢驗出細菌,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咳嗽、吐痰、講話所產生的飛沫。致病飛沫的飛行距離約1-2米內,不慎吸入帶菌飛沫,有可能感染。

空氣傳播:如果患者的飛沫接觸到空氣(例如隨地吐痰、未戴口罩等),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塵埃上,飄到更遠的地方,擴大感染範圍。

警惕這些症狀!他因肺結核

左上肺破了一個洞!

肺結核治療棘手嗎?

可以很明確地說,肺結核可以治,但麻煩。

活動性的肺結核病患,首先要經過藥物治療2到3周,近一個月的時間,來降低自身的傳染力。

直到活動性肺結核轉化變成潛伏性肺結核,不再具有傳染力。

轉變成潛伏性肺結核後,還要再經歷6個月到9個月的治療,最後才能痊癒。

光是治療時間,就長達半年以上。

這個過程中,潛伏性結核患者如果沒有按時吃藥,有可能再惡化變成活動性肺結核。

此外,沒有按時服藥,也可能變成抗藥性結核病,那麼治療難度更高,治療時間也會變長。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新加坡2月、3月出現7個肺結核病例,但一直到5月還有3人在治療。

所以綜上對於肺結核就三個字:需警惕!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肺結核的初始症狀跟新冠後遺症相像......

據數據,長期新冠後遺症出現頻率最高的症狀依次如下:疲倦、呼吸困難、關節痛、胸痛、咳嗽、嗅覺失靈等等。

患有肺結核的症狀包括:

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沒什麼胃口、咳血、胸痛、疲勞疲倦。

因為症狀相似,所以有人將肺結核跟新冠後遺症相混。

這事就發生在6月15日,中國台灣。

當天,台灣醫院發現一個56歲男性患者,他感染新冠從確診到康復,連續咳嗽超過4周。

他以為自己有新冠後遺症。因為身邊有朋友也有類似症狀,即痊癒後還在持續性咳嗽。

而且看了各種報告,新聞,都說新冠痊癒後很多人都出現持續咳嗽情況。

他不以為然,實在咳嗽到受不了,才到醫院檢查。

沒想到,卻驚悚發現自己其實感染了肺結核,X光檢查出左上肺有一個2.5公分的破洞......

據醫院官方通告,這個56歲盧姓男子的痰液抹片結核菌為陰性。但電腦斷層掃描判定左上肺破洞為肺結核菌所造成。

目前這個病人正在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治療進展未知。

因為這個男子的遭遇,當地醫師特別提醒:

如果患者將咳嗽認定為新冠後遺症導致的咳嗽,那麼就容易忽略其他導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患者近期有發燒、胸痛、心跳加速或呼吸困難惡化等症狀,一定要立即就醫,可至胸腔內科進行檢查及確認。

綜上所述,別把肺結核當後遺症。

如果出現8大症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沒什麼胃口、咳血、胸痛、疲勞疲倦。

如患有傳染性肺結核,需馬上治療。沒有接受治療的人,可能會把結核病傳染給家人或其他人。

但接受治療後的人不會。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出具的肺結核治療指南如下:

1)醫生會給2周的病假。

2)接受治療的首2周不應外出,必須留在家裡。除非直接觀察療法,即在醫療人員的監督下服藥,需要到專門診治中心。

3)除非是單獨一人,否則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首2周務必戴上口罩,並且在咳嗽或打噴嚏時必須用紙巾蓋住嘴巴。

4)經歷2周治療後,患者很大幾率不再傳染結核病,但必須完成至少半年至9個月的療程。

5) 治療2兩周後就能恢復原來的生活,繼續工作,也不必特別調整飲食。重要的是必須繼續按時服藥和複診,確保順利康復,並且避免在社區內傳播結核病。

以上就是肺結核須知。

在新加坡,肺結核屬於地方性流行疾病(endemic disease)。直到1960 年代都有非常高的感染率,當時近半的兒童都是患者。

過去15年來,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但肺結核的發病率還是維持在每10萬人之中有35-40名感染者之間。

值得注意的還有這一點,潛伏結核感染患者,約有5% 於初染後的2年內變成活動性結核病,另外5%則有可能在那之後患上活動性結核病。

所以不意味著潛伏性就可以不在乎了。

另外,關於 肺結核的易感人群 ,目前說法是所有年齡組的人都可能得結核病。

新加坡即將面對

新冠+肺結核+骨痛熱+猴痘?

過去兩年,因有新冠壓一頭,很多傳染病的發病率都出現了史低。

然而從今年起,新冠疫情還沒真正消退,肺結核、骨痛熱症、猴痘都來湊熱鬧了。

新加坡看起來四面楚歌。

1)第五波新冠疫情峰值未知!

國大迎新會20人確診

新加坡從新冠疫情以來,經歷了5輪疫情:

(圖源:衛生部)

而這一次新冠疫情,預計會逐漸被新變種毒株取代,鑒於BA.4和BA.5毒株的傳播力比原有的BA.2更高,新加坡衛生部預計這類病例會繼續增加。

截止到昨天,本地每周病例增長率已經飆升到1.42,說明傳播正在加速。

近日新增病例明顯增多

社區病例中,如果按照年齡分,20-59歲青年、中年群體感染人數最多。

0-11歲:563起

12-19歲:397起

20-39歲:2237起

40-59歲:1658起

60-69歲:623起

70歲和以上:396起

其中,特別是年輕人。

最新消息,新加坡國大商學院於6月15日到17日期間舉辦3天迎新會,很多學生在迎新會結束後紛紛確診!

國大官方正證實有人確診。

參加迎新會的學生表示,至少20人確診。並且有人爆料,迎新會第二天已有人檢測陽性,但聚會無終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目前國大官方表示,違反安全措施的人會進行紀律處分。

圖源:新明日報

而這一波新加坡新冠日增病例峰值多少,暫無人預測。

2)骨痛熱症病例,環境局:預計每周確診總數將上升

今年的骨痛熱症疫情也爆發得很不尋常。一爆發得太早,早於高發期1到2個月就開始傳播。

一個是爆發得多,2022年截止到目前,累計骨痛熱症病例達1萬5853人。

而在過去這一周,本地新增1258例。相比前一周有所下降,但這個下降是不是因為病例減少還不好說。

因為環境局官方口風依舊一致,即接下來每周骨痛熱症病例人數會上升,並且超過2020年的周增最高記錄1787例。

截止6月20日,新加坡骨痛熱活躍集群達373個,其中133個為黑區(病例超10人)。

骨痛熱症狀:發高燒、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眼球後部疼痛,作嘔和嘔吐。

症狀一般會在被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後的1.5至10天內出現,如病況較輕,症狀會在兩天至一周內消失。

病情較嚴重,出現上述症狀後的3天至7天內,症狀加重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牙齦出血、吐血、呼吸急促和全身疲乏。

3)肺結核

如前文所提到的,衛生部透露確診約170人,疑似有新傳播鏈,目前還在檢測、追蹤、調查。

相當於發展前景未明。

4)猴痘,6月21日通報至今無更新

衛生部6月21日晚間公告,患者是一名42歲的英國男子,他是空服人員,上周三至上周五(6月15日和17日)在新加坡,並在周日飛入和飛出新加坡時再次入境。

周一他的猴痘檢測呈陽性,目前在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住院治療。

患者在新加坡停留期間除了在酒店,16日還去過一家按摩店和在三家餐廳用餐……

(圖源:CNA)

患者的情況穩定,已經確定了13名密切接觸者,所有密切接觸者在最後一次與病人接觸後將被隔離21天。

衛生部敦促公眾,特別是旅行者,提高警惕,保持高標準的個人衛生,包括在上完廁所或手髒了之後經常洗手。

(圖源:《新科學家》 )

如果他們出現任何與猴痘相符的疾病症狀:高燒、淋巴結腫大和皮疹,都應立即就醫,並應告知醫生他們近期的旅行史。

綜上,新加坡衛生部接下來這幾個月應該會很忙......

新冠、骨痛熱、肺結核、猴痘,症狀說像也像,比如發燒,頭痛等,不是很容易區分。

這種情況下,保持良好衛生條件、人多地方戴口罩會比較好。

這一點,就要跟總理學一學了。

他這幾天去非洲盧安達參加會議,閒暇時間出門逛街,包括總理在內的新加坡部長一行人,全部都是戴口罩的。

而盧安達當地的民眾,從總理打卡的照片來看,戴口罩的人真不多......

也難怪,新加坡至今都未完全移除口罩令。

在傳染病亂生的未知風險下,口罩才是實打實的第一道屏障。


相关文章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
  • 月薪1萬新幣還缺人!新加坡這10 個高薪崗位正在暴富!最新行業薪水曝光
  • 新加坡熱到爆!有沒有不花錢又能涼快下的?
  • 開啟上班天的MCD咖啡一杯竟然只要S$1☕️ 優惠從即日起直至5月28日🤩
  • 吃貨大享受!四星酒店限時推出螃蟹自助餐1 for 1🦀各種不同烹調手法!吃回本!
  • 新加坡必吃餐廳指南 7家本地人私藏美味,米其林與經典全收錄
  • YouTrip可以換馬幣啦,免費載你去新山🤩消費滿額送3% cashback,指定商店消費高達10% c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