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巴格马蒂河曾是加德满都山谷饮用水的来源。40岁的当地人Shree Krishna Dangol还记得,他小时候会在河里游泳和洗澡,人们也会在河边洗衣服。
令他遗憾的是,今年七岁的儿子从未体验过在巴格马蒂河游泳玩水的乐趣,因为河水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尽管这条河仍然有着“圣河”之称,但河里满是垃圾,河水不再清澈。如今,世界各地的机构纷纷展开研究或拯救工作,但长远来看,这还得靠当地政府的努力,国民意识也有待提高。
巴格马蒂河。图:董励萱
当地组织每周清理垃圾 巴格马蒂河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河谷汇入恒河。
从前,这条河和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Shree Krishna Dangol告诉新加坡媒体,他小的时候,河水还相当干净,但是到了1990年左右,人口越来越多,加上城市发展等因素影响,河水被污水严重污染,他自此停止使用河水。
当地人Shree Krishna Dangol。图:董励萱
当地群体意识到污染情况严重,从大约九年前开始,每个星期六就会到巴格马蒂河捡垃圾。
一名参与者Kishore Singh记得,刚开始那会儿,河水非常肮脏,有的志工甚至因为接触到不干净的水而产生皮肤过敏反应。
河里最常见的垃圾包括塑料、衣服、木材以及医疗废物;巴格马蒂河附近有不少医院,因为缺乏指导方针,他们经常将医疗废物往河里扔。
活动举办至今已经至少474个星期,超过150万人参与其中,所收集到的垃圾超过2万公吨。
但Kishore Singh指出,巴格马蒂河目前只是有些区域的水变得较为清澈而已。
记者6月中旬到访巴格马蒂河时,河里充满垃圾。图:董励萱
据了解,加德满都河谷间中设有污水处理厂,可是污水经过处理后重新流入河里时,又会流经人口聚集的地方,再次受到污染。这样的过程不断循环,导致清理河水的成效不如预期。
《8视界新闻网》本月中旬到访巴格马蒂河时,可见河里有很多塑料垃圾,河水非常浑浊。据记者了解,受气候变化影响,巴格马蒂河的水位近几年来比往年下降了至少四、五尺。
火葬文化根深蒂固 这条河是当地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眼中的“圣河”,许多印度教徒都会把逝世亲友的遗体带到河边,用河水为他们沐浴后当场火化,再把骨灰撒进河里。信徒相信,这么做可以让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
信徒会在河边进行仪式,送别亲友。图:董励萱
近年,当地开始推行电子火化,在河流附近的帕舒帕蒂纳特庙(Pashupatinath Temple)设置电炉,公众可以先在河边为逝世的亲友进行仪式,然后再到庙里进行火化。
然而,在这条通往天堂的河边进行火葬的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多数人都坚持这么做。据了解,巴格马蒂河如今每天约有200场火化仪式,当中仅大概三成的人愿意选择电子火化。
据了解,多数当地人还是倾向露天火化逝世亲友。图:董励萱
不过,因为河水严重污染,现在的露天火化仪式已经减少使用河水,仅象征性使用。
南大团队采集河水研究 冀倡导河水保护 巴格马蒂河水严重污染的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来自不少国家的机构都曾前往当地展开研究工作。
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NEWRI)就与尼泊尔健康与环境发展部(HEAD-Nepal)合作,带队到巴格马蒂河,从上、中、下游共18个地点采集河水样本。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NEWRI)与尼泊尔健康与环境发展部(HEAD-Nepal)合作,带队到巴格马蒂河采集河水样本。图:董励萱
收集到的样本在当地进行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后,将被运送到新加坡,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这项研究工作预计持续两年,团队每一季都会到巴格马蒂河采集样本进行测试,最后希望总结出河水受污染的程度,帮助倡导保护河流的工作。
想改善污染情况 还需提高国民意识 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执行主任尚德教授透露,团队初步检验到巴格马蒂河某些区域污染情况严重,河里的药品成分也非常高。
尚德教授表示,一些设想中的想法包括先从污染情况最严重的管道着手提出治疗方法,或建造塑料处理系统,将河里的塑料垃圾转换成有价值的物品,如柴油燃料。确切计划有待团队进一步探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