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管制政策的开放对新加坡各行各业的影响不断加强,各类通信、金融和专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保持了增长的势头,来自海外的员工也再次回到新加坡,创造出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4.2万人就业的“开门红”。
新加坡哪些
岗位最缺人?
2022年3月,新加坡大约有12.81万个岗位“虚位以待”,这一数据创下近年新高,增长比例达到9%,但相较于2021年第4季度,空缺职位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
近期,新加坡人力部发布《2022年第一季劳动市场报告》,报告指出增加的总就业人数中大部分岗位都是非新加坡居民,人数约为3.6万人。
而在目前,大部分缺人的岗位集中在需要聘请外籍员工的建筑和制造。这一情况将使新加坡建筑业的部分施工进度放缓,一定程度影响地产项目的完工和发布时间,甚至可能影响新加坡房产单位的库存量。
好消息是随着新加坡4月底的边境管制政策放宽,新加坡人力部门预计大量海外员工会逐步回流,并缓解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劳动力短缺情况。
让生活更包容、
工作更灵活的“梦想空间”
疫情的起伏总是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们,是时候思考如何营造适合“后疫情”时期的新环境了。
着眼未来更长远的发展,制定出满足新加坡大众需求的城市规划方案,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以“我们梦想的空间”为主题举办了一个巡回展览,与新加坡人一起探索未来50年的“梦想空间”。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指出,未来50年发展的重点在于,建设更具包容性的居住选择、提供更灵活的工作空间,打造与家庭更近距离的休闲环境,让生活、工作和娱乐更加平衡。
因此有行业内研究人士表示,要符合这些规划的关键是“灵活性”,他认为:
“这样一个长期的规划,必须具备很大的灵活性,以应对未来时期更多的未知因素——推出更多混合用途和满足灵活需求的空间,可分时使用的设施规划,更短的租赁期限,以及更快的地产开发周期”。
与城市和民众
一起成长的建筑规划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还勾勒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包括:
为满足人口结构、年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需求,而将对更广泛的居住空间布局进行探索,如“后疫情”时期的混合工作模式,让办公室工作、居家办公和远程办公可以协调灵活并行。
同时,为更好地更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灵活性,市区重建局(URA)还表示将探索更多不同用途的共享空间,例如白天可用于工作、晚上可用于社区活动的灵活空间。
在这一概念下,工作区的建设也可以更具吸引力和灵活性,如“垂直分区”的商业地产项目,将不同功能和用途整合到一个开发项目中。例如,较低楼层可用于废弃物和粉尘较少的工业活动,中层留有灵活办公空间,而高层可以容纳住宅单位。
除以上的多种功能模式外, 其实综合性地产项目也已经在新加坡出现了。比如远东机构旗下的综合开发项目 One Holland Village(荷兰村一号),除办公和住宅功能外,还汇聚娱乐、购物和餐饮于一体,可满足各类差异化的空间需求。
*艺术效果图
One Holland Village
荷兰村一号
One Holland Village(荷兰村一号),坐落于深受新加坡人和海外游客欢迎的荷兰村区域中心,该项目由新加坡远东机构,联合香港信和集团、日本积水株式会社倾力打造。One Holland Village(荷兰村一号)由写字楼、商业空间和住宅项目构成。
写字楼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