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ah酒自願改名?在野黨揭大馬政府施壓

2021-11-18

 

馬來西亞酒商Winepark旗下國產威士忌‘Timah’遭指挑起穆斯林不安,大馬貿銷部此前稱經協商後酒商考慮改名,但周五在野黨議員卻揭發大馬政府強迫酒商改名。

《當今大馬》報道,在野的民主行動黨國會議員郭素沁周五在大馬國會上發言時,聲稱是大馬政府強迫酒商將原本的品牌‘Timah’,改成‘Bijih Timah’ (錫米)。

她披露,根據其了解,Winepak的‘Timah’威士忌生產執照剛巧在今年10月到期,而迄今仍無法獲得批准更新。

“我對政府竟刁難曾經在2020年美國舊金山世界烈酒年度大賽(SFWSC),獲得銀獎的國產威士忌生產公司感到遺憾。”

“Timah是產品的品牌或商標。正是這個名字讓它贏得國際獎項。商品的名字怎能說換就換?”

無論如何,郭素沁並未進一步揭露,她是如何得知酒商是基於政府壓力才選擇更換產品名字。

根據早前報道,大馬國內貿易與消費人事務部長亞歷山大林奇指出,引起爭議的國產威士忌的製造公司已同意更改“Timah”的名稱及商標圖像。

他指該公司經過與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開會商議後,已申請在一周時間,與股東和董事局商討,更換所生產的酒精產品標籤上的名字和圖像。

亞歷山大林奇表示,政府非常關注這起被熱議的課題。因此,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已經與該公司開會商討,最後達致上述決定。

他強調,這場會議是在‘大馬一家’理念的和諧氣氛下進行,以為了國家利益達成共識。

網上近1萬3000人聯署支持Timah 事件過後繼續延燒,大馬網民發動網上聯署行動,支持TIMAH威士忌保留其名稱與圖像包裝,截至本周五,簽署上述請願的網民達1萬2691人。

發起者聯署聲明稱,沒有人應該僅因為突然和蓄意挑釁的政治邊緣課題,而被逼改變商品的名稱和圖像包裝。

“如果這種政治被允許占據主導地位,誰還敢在馬來西亞進行投資?我們真的可以在疫情後重振經濟嗎?此課題的利害攸關不僅是威士忌品牌,而是我國市場自由和經濟理性。”

針對TIMAH被指控混淆甚至侮辱穆斯林的指控,發起者認為這些都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或邏輯可言。


相关文章

  • 美國關稅衝擊洛杉磯港貨運量 印度服裝城受惠卻面臨用工難題
  • 同月同日同時辰!女子巧遇「另一個自己」感悟未來
  • 報名低價旅遊團沒出發 馬國逾130人報案 兩人落網
  • 調皮橘貓卡進車頭燈 馬國貓主急奔消防局求援
  • 當和事佬調解失敗 泰國男子慘遭槍殺
  • 泰國迎來夏季風暴 全國80%地區將下暴雨
  • 經過七年努力 伊拉克摩蘇爾老城大部分地區完成重建
  • 曼谷坍塌大樓遺體搜尋工作結束
  • 涉嫌在馬國綁架留學獅城富二代 嫌犯後天被控上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