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最大的一点就是防寒,新加坡常年夏天,从这点来看,新加坡对于坐月子还是挺友好的。
不过,又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凉爽。空调恒温,不要对着产妇直吹,用了这些”妥协“的办法,在新加坡坐月子还是比较舒适。 新加坡也有月子中心,但大多数人还是在家里坐月子。
新加坡的人工贵,所以本地人做月嫂的极少。做家务事的女佣,来自菲律宾、印尼、缅甸等地,对“月子”这个华人的独特风俗很难深入彻底地理解。
“月嫂”这个群体,在新加坡有非常清晰的“用户画像”:马来西亚的中年华人女性。一个月工资大概是3600到3800新币,疫情期间涨到4500新币。她们一般住在新山,生孩子当天收到信息,就可以启程进新加坡,当晚就可以住进产妇家里帮忙了。而马来西亚护照进入新加坡不需要签证,一次最长可以停留30天,简直像完美为“月”嫂这个工作留出来的。
人到南洋,入乡随俗。各种讲究,有时居然是恰好相反的。
比如在中国,产妇食谱里有常常有鸡蛋、鸡汤,比如红糖鸡蛋、酒酿鸡蛋都是经典产妇食物。但是很多马来西亚月嫂认为,鸡是绝对的”发物“,产妇生鸡肉、鸡蛋都不能碰、至少在产后前两周,遵守这个禁忌。
每个月嫂的知识体系和流派可能有些微差异。我们收集了几位月嫂的饮食观点:
同时,也讲究少盐,产后前几天甚至一点盐都不放。大量用姜,据说暖身,炖炒等各种方式轮换著来。
因为新马一带以前主要是广东福建人为多,产妇的食谱也受影响比较大,比如,猪脚醋,就是南洋坐月子的经典菜。
马来产后按摩护理(bertungku)
- BABY CARE -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虽然华人把“坐月子“的学问发挥到登峰造极,但是其它民族有些精华技术,在新加坡的产妇们也充分的纳为己用,基本也是坐月子标配。
马来产后按摩的目标包括驱风和收缩子宫,排除恶露等等。独特之处是用马来特有的植物精油热敷和独特束腹手法。
育婴
- BABY CARE -
婴儿的照顾是相当繁重的家务劳动,中国许多小家庭会请双方的父母中一方来帮忙。新加坡的家庭比较小型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愿意,来帮忙搭把手的也有,但并不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义务。
整体来说,新加坡的家庭劳动社会化的程度比较高。新加坡的育婴服务(infant care)比起中国来,普及得多。新加坡的产假是公民四个月,PR等身份是两个月。老公也可享受为期2周的陪产假。
一位受访妈妈是新加坡公民,本来可以休四个月,但是她因为想留些假期年底出去旅游,所以休完两个月产假,就赶回去上班了。两边老人也没有来帮忙,也没有请女佣,她把三个月大的婴儿送到托儿所,下班后再接回家,丈夫也帮忙分担育儿的工作,双职工家庭也可以平衡工作和生活。
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把几个月大的婴儿送到幼儿园,感情暂时无法接受。新加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政府也鼓励这种做法,孩子的托儿费,政府补贴一半。一岁内的婴儿托儿费最贵,越大越便宜。一个月费用至少要一千多新币,政府补贴一半,还是减轻不少负担。
(新加坡幼儿园,图源:MOE)
奶 粉
新加坡虽然没什么本地新鲜奶源,但食品安全严格程度全球一流。全世界的名牌奶粉,在新加坡都可以方便的买到。甚至一些大牌直接在新加坡有布局奶粉生产线。
中国也有高质量的奶粉,但是因为三聚氰胺等事件的阴影,一些人仍然选择从国外买奶粉。新加坡有快递公司,帮中国亲友从新加坡购买各国奶粉再寄回中国,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一个业务。
你是天使
尿 布
虽然开裆裤算是华人的“发明”,但是在新加坡,开裆裤在社会面是清零的。毕竟再小的朋友露著屁股在外面,虽然说不怕冷,但小朋友也要面子的。尤其受现代西方观点影响,小朋友生殖器官露在外面,比成人的色情片还更加挑战底线。
当然,所谓的文明,也是以纸尿布这个新技术的普及为契机。
宝洁(P&G)作为全球最大的日化品牌,在全球已经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旗下的帮宝适全系列尿布,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超市,都让人耳熟能详。
纸尿布技术不断迭代,大小品牌林立。但是,新加坡湿热的环境,许多妈妈就算尽量勤换尿布, 小宝宝红屁屁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当然,尽可能减少红屁屁问题,是每家纸尿布都致力解决的问题。
所以,帮宝适去年推出的黑金帮肌知奢宠纸尿裤(Pampers Skin Luxe),在美国和在中国一经问世,深受好评。
新品纸尿裤号称是纸尿裤中的奢侈品,新加坡的人均收入也居于世界前列,新加坡也被视为是育儿天堂的地方,许多妈妈只能用海淘的方式购买。
而且宝洁的亚太总部也在新加坡,但黑金帮迟迟还没在新加坡上市。这太不合理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