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和生產力等顯著改善 全球競爭力排名第三

2022-07-05

國內經濟、就業和生產力等顯著改善,新加坡今年在全球的競爭力排名回升至第三位。我國競爭力之前在連續兩年高居榜首後,於去年滑落至第五位。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6月15日發表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丹麥也躍升兩個名次,首次登上榜首,而去年居首的瑞士則跌至第二位。

緊隨我國之後的分別是瑞典和香港,這也是香港繼去年跌至第七位後,再次重返全球五大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的行列。香港在2018年和2019年都位居全球第二,2020年則滑落至第五位。

這項調查每年對63個經濟體的競爭力進行排名。調查是根據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等四大評估指標來排名,每個指標各有五個次要因素。

對於我國競爭力排名改善,貿工部長顏金勇昨天在職場社交媒體領英(LinkedIn)發文表示樂於聽到這項消息。

他說:「新加坡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例如親商環境、政治穩定及與全球的互聯互通,讓我們維持吸引力,成為企業落戶和發展的地方。然而,我們不能自滿。」

全球經濟繼續面對許多不明朗因素。企業必須創新、建立深厚能力,並調整業務模式以適應未來和建立全球競爭力。

「新加坡必須繼續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同時加強我們與世界的聯繫,並繼續對全球企業、人才和創意保持開放。」

他說,政府會密切留意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並與利益相關者緊密合作,加強我國作為可信賴商業中心的地位。

IMD將我國的排名歸功於強勁的經濟表現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並指出我國「國內經濟、就業、公共財政,以及生產力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改善」。

我國在國內經濟、國際貿易和科技基礎設施等次要因素(sub-factor)位列全球第一,但在管理做法(第14位)、科學基礎設施(第16位)和保健與環境(第25位)等次要因素仍處於相對低的排名。

根據對高管情緒進行的調查,也突顯了他們對混合工作模式,以及我國對外國高技能專業人員的整體吸引力的擔憂。

IMD說:「如果這些擔憂成為現實,它們可能會阻礙新加坡在接下來幾年裡吸引海外人才的能力,這可能會遏制它的長期競爭力。」

IMD學院主管布里斯(Arturo Bris)說,新加坡在2021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意外下滑」,與它嚴格的抗疫限制,以及與國際服務和人員的流動隔絕有關,這「與西方經濟體更為寬容的做法相反」。

他認為,新加坡若想要超越丹麥並重回榜首位置,需要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改進。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買黃金超10萬元要上報?亨利發布2025年百萬富翁增長榜單,新加坡1600人第六位,阿聯第一
  • Scoot酷航新增三條航線,10月起從新加坡直飛峴港、芽莊、哥打峇魯✈️未來再承包納閩巴霍和沖繩航線!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黃循財喊你收 SG60 禮包!百萬銀髮族先拿 800 元!
  • ✈️🌍 新航環遊世界票只要 S$1801 起🤩 想一次玩遍亞洲、美洲、歐洲不是夢‼️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新加坡教育環境:助力企業家的家庭與事業雙贏
  • 全球資本大遷徙!新加坡狂攬 1434 億登頂全球第二!東協或成投資界新頂流?
  • 世錦賽來襲!新加坡「水感地圖」,一秒入水享世界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