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的健康變壞了? 35.5%患高血壓,肥胖率「倒退」10年

2021-11-19

衛生部和保健促進局昨天公布2020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當局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間抽樣訪問了年齡介於18歲至79歲的6250人。

不太好的消息有:

  • 我國每三人中就有超過一人患有高血壓,近四成的人有高血脂,較以往顯著增加;
  • 我國的肥胖率歷經下降後又回升,從2017年的8.6%增至2020年的10.5%,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
  • 縱飲比率從2017年的8.8%增加到10.5%,並以年輕人居多。

好消息是:

  • 本地吸菸率逐年下降,從2010年的13.9%降至去年的10.1%;
  • 每周至少三次參加20分鐘以上休閒鍛鍊活動的人有增加趨勢;
  • 去年有更多人接受結直腸癌檢查(41.1%)和乳癌檢查(37.9%)。

35.5%的國人患有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和器官, 導致多種併發症。(ISTOCKPHOTO)患有高血壓的人從2017年的24.2%大幅升至2019年至2020年的35.5%。有高血脂的人則從35.5%升至39.1%。高血壓病患中超過一半是在為調查接受健康檢查時,才查出患病。

患病男性(41%)多於女性(30.2%)。

吃得太咸是造成高血壓頻發的原因之一。根據2018年數據,每10名本地居民中就有九人攝入量超標。國人平均每天攝入1.8茶匙鹽,遠超世界衛生組織不超過一茶匙的建議。

衛生部和保健局指出,國人近年更常在外用餐或叫外賣,或食用冷凍食品和快熟面等速食。這些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加上人口老齡化和肥胖症等因素,都導致高血壓和高血脂的發病率上升。

我國肥胖率「倒退」10年 (ISTOCKPHOTO)肥胖症患者也從2017年的8.6%增至10.5%,超過兩成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在危險水平。

肥胖男性(11.9%)多過女性(9.3%)。

年齡介於30歲至59歲的肥胖者(12%),幾乎是年齡介於19歲至29歲(6.6%)的兩倍。

馬來族群的肥胖問題最為嚴重,占23.9%,其次是印度族(17.7%)以及華族(7.4%)。

衛生部和保健局表示,肥胖症和危險水平的BMI會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除了基因因素,肥胖症源於國人不常運動和不健康飲食。

雖然每周至少三次參加20分鐘以上休閒鍛鍊活動的人有增加趨勢,但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體力活動的居民有所減少。

肥胖也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我國自2016年起向糖尿病「宣戰」,調查發現有9.5%的人患糖尿病,較2017年的8.8%有所上升。

所幸的是,年齡標準化(age-standardised)發病率只從2017年的7.8%微增到去年的7.9%,顯示發病率增加多因老齡化引起。

2017年至2020年,40歲至74歲的本地居民當中,定期接受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檢者測占三分之二。40歲至49歲人口中,接受上述疾病檢測的比率去年達62.5%,比2017年的60.7%略增。

冠病疫情期間,少了社交活動,一些人養成久坐不動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衛生部長王乙康日前指出,下來這可能會導致我國對抗糖尿病的進程受挫,甚至初步見到的成果也將前功盡棄。

縱飲趨勢上升,以年輕人和受高等教育者居多 2020年11月,群眾聚集在布連拾坊(Prinsep Place)喝酒的情況。(海峽時報)縱飲(binge drinking)的比率從2017年的8.8%增加到10.5%,並以年齡介於18至39歲的年輕人居多。

縱飲指的是男性過去一個月內曾一次過喝超過五杯酒精飲料,或女性一次過喝超過四杯。

毫無懸念,男性縱飲的比率(14.6%)比女性(6.5%)高。

男性在30歲至39歲的人群中,縱飲的比例最高,女性在18歲至29歲的人群中,縱飲的比例最高。

華族縱飲的比率是11.6%,印度族11.4%,馬來族1.7%。

教育程度在中學後的人(13%)比中等或小學教育的人(4.4%)更有縱飲趨勢。

縱飲最常發生在酒吧、酒廊和酒店休息室(39.5%)。其次是在朋友或親戚家裡、聚會或慶祝場合(31.6%)。

吸菸率逐年下降 金文泰一組屋區試行兩個改良版的特定吸菸區,鼓勵煙客不要在屋內吸菸。(聯合晚報)本地吸菸率逐年下降,從2010年的13.9%降至去年的10.1%。

數據顯示,有17%男煙客要每天過菸癮,但每天吸菸的女性只有3.4%。菸癮最大的是年齡介於50至59歲者。

有半數(48.3%)吸菸者表示他們有戒菸的計劃。然而,只有19.3%的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戒菸。

當局指出,本次調查結果更多反映了國人在冠病疫情前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結果。

2020年1月底暴發的疫情,給國人所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居家辦公、久坐,以及社交受限等,其衝擊必須在往後的報告中才能更好的體現。


相关文章

  • 美國關稅衝擊洛杉磯港貨運量 印度服裝城受惠卻面臨用工難題
  • 報名低價旅遊團沒出發 馬國逾130人報案 兩人落網
  • 同月同日同時辰!女子巧遇「另一個自己」感悟未來
  • 調皮橘貓卡進車頭燈 馬國貓主急奔消防局求援
  • 泰女網購十包濕巾 拆開包裹竟發現內藏冰毒
  • 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發生6級左右地震
  • 一周內上萬人感染冠病 泰政府急派定心丸:無需恐慌
  • 馬國養生館配套風波料涉數十萬元 受影響會員有逾千人
  • 小象過馬路遭撞死捲入車底 母象緊挨羅厘死守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