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8日起,在新加坡呼召Grab私召車的乘客若讓司機等候超過三分鐘,每五分鐘的等候時間,將自動被徵收3元的等候費。
有乘客認為三分鐘寬限時間太短不合理,但司機認為乘客在開始召車時就應確保自己有足夠時間抵達候車地點。
Grab私召車(檔案照)
私召車業者Grab7月11日通知乘客,7月18日起,等候和取消呼召的寬限時間從現有的五分鐘,縮短至三分鐘。超時上車者將自動被徵收額外等候費,每五分鐘收3元。
如果在成功召車超過三分鐘後取消服務,須付4元取消費。
Grab在題為「司機等候時間少,就能提供更多趟次」的電郵中說,這項措施涵蓋所有服務,但不括GrabExec、GrabExec 6、GrabAssist和GrabAssist Plus。
Grab也提醒乘客確保自己有足夠時間抵達候車地點才召車。
Grab私召車司機(海峽時報檔案照)
王畇潪(41歲,助理經理)每周用一兩次Grab的服務,也不時幫父母召車。
他說:「三分鐘的寬限時間太誇張了吧?對行動不便的老人,要他們在三分鐘內就走到等候地點,尤其顯得不合理。」
他留意到過去一些司機還沒到等候地點,就按「抵達了」,「所以寬限時間其實都不足三分鐘」。
不願透露全名的兼職Grab陳姓司機(45歲)說,現在萬物的價格都上漲,對司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三分鐘是合理的。
他指出,乘客應該從召車時就準備好,而不是等到司機抵達時才做準備。
「乘客從召車開始,還有一些緩衝時間。所以司機抵達後才開始計算三分鐘,其實是足夠的。」他也說,多數乘客召車後,都能及時在等候地點等車,遲到的屬於少數。
Grab發言人說,目前94%的行程,乘客都能在司機抵達後三分鐘內到達候車地點,縮短寬限時間是經過仔細評估後決定的。
「重新開放社交活動後,更多乘客預訂私召車服務,我們希望提高司機的效率來幫助他們抓住機遇。燃油成本的上漲也是許多司機夥伴的痛點,縮短寬限時間也有助於減少因發動機怠速而造成的燃油浪費。」
Grab也改進了後端的調控,讓司機只能在上車點或非常靠近上車點時,註明他們已經到達。
要是乘客過了寬限期才上車,等候費是全付給司機,專為行動不便的乘客提供乘車服務的GrabAssist不受這次調整的影響。
文:傅麗雲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