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鐘!
昨天,新加坡新增新冠病例1萬1772起病例,較前一天的超過1萬6000起明顯回落。不過再有四人病逝,每周病例傳播率微升至1.02。
目前,確診病例累計156萬9420起,死亡病例總數新增四人,累計1444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1054起是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發現的,1萬零718起則是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發現的低風險病例。
本土病例共有1萬零992起,輸入型病例780起。
仍在住院:766
需要氧氣供給:107
加護病房:20
完成疫苗接種:93%人口
已接種追加劑:78%人口
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警戒級別:黃色
(圖:來源自網絡)
前衛生部長確診新冠
新加坡前衛生部長、現任貿工部長,同時也是聯合領導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的顏金勇,14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
顏金勇在社交媒體發布帖文表示,今天的檢測結果呈陽性。他也寫道:「對不起,因為這樣,我必須取消一些活動。」
他說,自己目前正在隔離,並感謝妻子和孩子對他的照顧。
(圖:來源自網絡)
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56897312例
世界衛生組織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56897312例。
世界衛生組織13日發布的新冠疫情周報顯示,全球每周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連續第5周攀升,尤其是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新亞型BA.5的傳播在加速。多國衛生部門警告,病例數迅速反彈意味著防疫不容鬆懈。
這是世衛組織發布的第100份疫情周報。
數據顯示,截至10日的一周內新增確診病例超過570萬例,比前一周增長6%;新增死亡約9800例,基本與前一周持平。
周報顯示,在世衛組織劃分的全球6大區域中,西太平洋地區新增確診病例數上升最多,比前一周增加了28%;下降最多的是非洲地區,比前一周下降33%;東地中海地區新增死亡病例數增加了78%,居全球之首,下降最多的是非洲地區,死亡病例數比前一周下降了17%。
這一周,全球各國和地區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數中,排在前列的國家是法國、美國、義大利、德國和巴西。
奧密克戎毒株依舊是全球最主要流行的毒株。「流感數據共享全球倡議」平台在截至10日的30天內,收到159848條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數據顯示,這些序列中,已有84%確認是奧密克戎毒株,其中BA.5和BA.4亞型所占比例持續上升。對比6月19日至6月25日以及6月26日至7月7日期間報告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可以發現,BA.5亞型占比從42%增加到50%,BA.4亞型占比從11%增加到14%;同期,BA.2亞型占比從7%下降到4%,BA.2.12.1亞型占比從13%下降到7%。
面對疫情的新變化,一些國家已告誡民眾不要放鬆警惕,並制定相應的防疫措施。巴西、義大利、賽普勒斯等國近日對一些場所採取更嚴格的戴口罩要求;秘魯、以色列等國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加強疫苗接種。
(圖:來源自網絡)
生殖器出現紅疹
新加坡出現第三起猴痘的本土病例。
衛生部說,患者是41歲的新加坡男子,同早前公布的病例沒有關聯。
他上個星期六(9日)生殖器出現皮疹,星期二(12日)求醫後,被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結果確診染疫。
他目前在傳染病中心留醫,情況穩定。衛生部正在追查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目前本地累計六起猴痘病例,另外三起是輸入病例。
(圖: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