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部星期四(14日)發表文告說,政府機構每年都接獲許多有關不正確焚燒冥紙的投訴,加上公眾環保意識增強,對環境衛生及空氣素質要求有所提高,因此有必要探討這個課題。
《8視界新聞網》早前報道,身為該聯盟聯合主席之一的洪寶興透露,曾接到有關焚燒冥紙的反饋,包括焚燒時所產生的煙霧會造成空氣污染、祭祀過後所留下的祭品引來老鼠以及蟲患等,傷害環境的同時,也對鄰居造成不便。
受訪的沈先生認為可以接受這些規範,如果會影響到環境,少燒點冥紙是不要緊的。
74歲的蕭女士說,祭拜是華人文化中很重要的傳統習俗,不應該流失,不過環境是人們現在需要保護的,習俗傳統還是要照著做,對於有必要改變或減少的地方,也應該要做到。
每年農曆七月都有祭拜祖先習慣的吳女士則說,相信年紀比較大的人士因為比較迷信,可能不太能接受規範。她認為,祭拜講求的是一種心意,一些公眾大量燒冥紙或把祭品留在地上,隔天也是給清潔工人收走。
來自台灣的楊女士分享,當地很多廟宇已經開始不讓信徒自己燒紙錢,而是讓信徒交給廟方統一焚燒,一些廟宇甚至不再燒紙錢,減少空氣污染。
「我覺得這是心意的問題,只要你誠心誠意的話,燒多少我覺得沒有差。」
相關報道:
為規範焚燒行為 本地成立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
14/07/2022 12:00
00:32
為規範焚燒行為 本地成立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
華社領袖:改變焚燒冥紙不良習慣 或需三至五年時間
14/07/2022 17:14
00:32
華社領袖:改變焚燒冥紙不良習慣 或需三至五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