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究:騙子善用心理學招數 令受害者上當

2022-07-18

行騙手法日新月異,警察心理學服務署研究發現,騙子善用心理學招數,令受害者無法理性思考而上當。

原定去年舉行的第五屆刑事及行動心理學亞洲會議因冠病疫情暴發,展延到今天(18日)以線上形式進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內政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主持了開幕儀式。

新加坡警察部隊首席心理學家李榮成也參與了研討會,受訪時分享了研究成果。

他說:「騙子會設法通過一些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es) 與說服原理 (persuasion principles)令目標通過感性思考,一步步陷入騙局中。例如在投資騙局中,騙子會讓受害者相信自己不會蒙受虧損,甚至覺得已經投入了那麼多錢,就必須再搏一搏,以免血本無歸。在電子商務騙局中,售賣假貨的騙子則會讓受害者覺得再不買就走寶了的心態,令他們在緊張的狀態下屈服受騙。」

儘管如此,李榮成說,在面對這些情況時,受害者還是可以有意識地見招拆招。

他表示:「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受騙,在做出決定之前,必須跳脫這個思考模式,我們把它叫做cognitive break,停下深度思考後,才做判斷。此外,在獲得資訊後必須獨立審核、查證 ,才做打算。如果發現身邊有人似乎被人蠱惑時,也應該介入。」

提高公眾對行騙手法的意識,才能「識破騙局,制止犯罪」。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詐騙案的資訊,可以撥打「全國罪案防範理事會」的反詐騙熱線 1800-722-6688,或遊覽網址 www.scamalert.sg)

今年的研討會著重探討減少詐騙案、嗜毒者的重犯率、以及為性侵受害者提供關懷服務等課題。

其中,性侵受害者關懷服務計劃的義務關懷人員也從最初的15人,增加到今年的152人,援助對象也擴大到騙案和家暴的受害者。  

遇到騙子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見招拆招 (18/07/2022) 行騙手法日新月異,警察心理學服務署研究發現,騙子善用心理學招數,令受害者無法理性思考而上當。原定去年舉行的第五屆刑事及行動心理學亞洲會議因冠病疫情暴發,展延到今天以線上形式進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內政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主持了開幕儀式。新加坡警察部隊首席心理學家李榮成也參與了研討會,受訪時分享了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 【方威捷性侵案】被揭和少女發生關係 以死相逼少女棄案
  • 同行眼紅下的暴力血案!乾糧店助手揮拳暴擊鄰店少東,致其顱骨骨折留永久傷痕
  • 貧窮限制想像!在新加坡看演唱會門票有多貴?LadyGaga3萬,霉霉5萬,火星哥近4萬
  • 新加坡租房全攻略!從房型選擇到避坑指南,這一篇全搞定!
  • 全球最大電池商寧德時代登陸港交所 帶動新股熱潮
  • 歡慶建國60周年 聖淘沙心之音推出娘惹主題裝置
  • 六名司機涉嫌撞後逃逸 明天被提控
  • 男子遙控飛機墜入校園險傷人 被罰7000元
  • 女神趁「休息日」走走享美食 粉絲分享捕獲「野生卡卡」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