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通脹,工資終於上調,專家卻說這會加劇通脹?!
轉眼間,2022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本以為疫情能夠平復,我們可以安心歸家,卻沒想到遇到重重難關:奧密克戎變種疫情爆發,猴痘、骨痛熱等多種病毒威脅健康,冠病後遺症影響頗大,本地通貨膨脹接連高漲……
引得不少網友直呼:過完一半的2022比2021一整年還要難!而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吃緊,或將導致工資上調,這對我們打工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安慰了。
但本地的一些分析師卻認為:人力短缺、工資上調可能成為下一個推升本地通貨膨脹的驅動因素。
通脹指數上調,新加坡專家:
缺人、漲薪或將加劇通脹!
近日,新加坡的一些專家將新加坡整體通脹預測從原本介於4.5%至5.5%,上調到5%至6%;核心通脹預測從原本介於2.5%至3.5%,上調到3%至4%。
這些專家表示,勞動力市場吃緊、工資上調可能對通脹帶來進一步影響,使到接下來的通脹更多是由國內驅動。
這意味著缺人、漲薪,或將加劇通脹!著實讓萬事通有些不解。
生活成本增加,快活不起的我們,只能開源節流:漲薪和減少支出。專家說漲薪後會加劇通脹,導致生活成本再增加,那我們就只能減少支出來對抗通膨?
難道要像英國首相詹森那樣,面對食物價格的飛速增長,詹森呼籲民眾少吃糖和鹽來控制體重。“最好的減肥方法就是少吃!”
新加坡人手短缺30%
餐飲、建築業紛紛漲薪留人
萬事通最近寫過很多關於新加坡人力吃緊的文章:醫療行業、建築業、餐飲業等行業紛紛表示缺人,雖然新加坡放寬防疫措施後,迎來一波外籍人員入新,但並未解決新加坡的”用人荒“。
至今,餐飲、建築行業仍面臨20%-30%的人手缺失,部分企業為了盈利正在或已經為工人調高工資。
建築公司Kori控股(Kori Holdings)總裁許耀高表示,公司早在去年就增加了員工的工資,人手短缺的情況已有所改善。
相比建築業,餐飲業的情況更為嚴重。即使加薪、搶人,仍面臨人手短缺的局面。
勝樂集團董事經理陳祖坤表示,加薪之後,公司仍然面對10%的人手不足,其他同行則面臨20%-30%的人手短缺。
人手緊缺,對於現有的打工人來說,或導致公司採用加薪方式留人。對於正在新加坡過著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的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專家的話,卻不由讓我們接下來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7月起,呼吸道疾病補貼停止
患者不得不轉向義診來減少醫藥費
雪上加霜的是,從7月份開始,新加坡的呼吸道患者不再享受看病津貼。在走向“全民感染”的新加坡,不得不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新加坡就對呼吸道疾病問診增加津貼,在特定診所看病,僅需10新元,建國一代與立國一代更是只需5新元!
近日,隨著新一波疫情的爆發,以及“長期冠病症狀”的影響,需要看病的患者數增加。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診所的吳醫生表示,從7月份開始,看病人數增加,其中有10%是新患者。
問診需求增加,補貼減少,對於廣大新加坡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支出。不少民眾不得不從私人診所轉移到義診診所,以減少看病費用。
為抑制通脹
金管局上調新幣匯率
但也並不是沒有好消息。就在上周,為了抑制通脹,
ING集團經濟師古拉斯馬帕和其他業內分析師也預測到,新加坡 在10月份可能會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但在10月份之前應該不會再出現這種周期外的貨幣政策調整了。
巴克萊銀行高級經濟師陳光陞認為,這項貨幣政策可以協助應付國內通脹。
“較強的新元匯率將減緩出口,製造業放緩將影響服務業,從而抑制整體經濟的勞動力需求。”
通心粉們怎麼看待專家所說的:人手短缺、工資上調或加劇通脹呢?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8236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73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