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僅42.7%成年人口有抗體 研究員:骨痛熱症有大暴發風險

2022-07-19

最新調查發現,新加坡骨痛熱症病例雖在2020年達到歷來新高,但體內有抗體的成年人口占比卻下降了,2022年只有42.7%。這意味著過半成年人口沒有得過骨痛熱症,仍有染病風險。

有些人染上骨痛熱症後沒有求醫或者沒有驗血,不算在通報病例中,無法反映全貌。為了更好地評估新加坡骨痛熱症感染率,環境衛生研究院定期展開血清調查。

一旦染上骨痛熱症,人體血液中會出現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縮寫IgG),這種抗體可在體內停留數年,如果之後做血清檢驗發現有抗體,意味之前得過病。

新加坡骨痛熱症病例在2020年達到歷來新高,但體內有抗體的成年人口占比卻下降到42.7%,代表過半成年人口仍有染病風險。(饒進禮攝)

來自新加坡環境衛生研究院、衛生科學局血液服務司、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南洋理工大學生物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員,在2021年化驗7668個健康捐血者的血清樣本發現,42.7%的16歲至60歲新加坡人血清里含有免疫球蛋白G,意味著曾感染過骨痛熱症。

2017年及2013年的數據分別是48.6%和49.8%。這顯示,新加坡的骨痛熱症血清陽性率(seroprevalence)有下降趨勢。

調查也顯示,骨痛熱症血清陽性率的趨勢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與前幾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所有年齡層的血清陽性率都下滑了。46歲至50歲年齡層的血清陽性率也首次下降至50%以下。

2020年是新加坡有記錄以來,骨痛熱症疫情最嚴重的一年,共有3萬5315起病例,造成32人死亡。

國家環境局環境衛生學院司長黃麗菁答覆詢問時指出,2019年和2020年雖然大規模暴發骨痛熱症,但2017年、2018年和2021年的病例較少,拉低了整體的血清陽性率。

黃麗菁說,多年的血清陽性率數據可以準確反應人口患上骨痛熱症的風險。

「因此,新加坡持續下降的骨痛熱症血清陽性率證明,我們的管控計劃,包括呼籲公眾清除積水的努力,對新加坡的骨痛熱症疫情有幫助。」

持續下降的骨痛熱症血清陽性率證明管控計劃,包括呼籲公眾清除積水的努力,對新加坡的骨痛熱症疫情有幫助。(張榮攝)

新加坡免疫人口不多

仍面對暴發風險

不過,研究員也強調,正因為免疫人口不多,新加坡仍面對骨痛熱症大規模暴發的風險,尤其是當伊蚊數量上升或高傳播率病毒流行時。

2022年又是骨痛熱症高發年,病例3月份就開始激增。根據國家環境局在網站的最新數據,截至7月15日,2022年已有2萬零130起病例。

黃麗菁說:「我們都必須繼續努力減少伊蚊滋生處,以進一步將骨痛熱症的傳播風險降到最低。環境局將繼續研發新方法,如使用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技術來支援我們目前的管控措施。」

文:李庚洧

新加坡僅42.7%成年人口有抗體 研究員:骨痛熱症有大暴發風險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比爾·蓋茨盛讚:新加坡確實令人讚嘆,迫不及待想再來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 四海傳福 新加坡這家百年醫院,為何以閩人的名字命名?
  •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 比爾·蓋茨新加坡對話:當AGI重塑教育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