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商販漲價,百姓荷包縮水叫苦連天的新聞,幾乎占據了各大媒體平台的主要版面。
通膨何時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今天(19日)給出了官方的預測:
本地的核心通膨率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觸頂,達到4%至4.5%,然後會逐步在年底前回落至3.5%至4%左右。
在經濟學術語中,第三季指的是該年的7、8、9月。
換句話說,接下來的三個月,國人還得經歷一波物價飆漲的日子,然後在第四季,即10月起,就可能迎來通膨緩解的日子。
不過,這裡說的是最好的狀況。
金管局在今天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強調,通貨膨脹仍有可能因局勢變化而持續惡化。
金管局局長孟文能(Ravi Menon)這麼解釋:
「如果全球能源和食物供應在目前持續延燒的烏克蘭衝突中受到新的衝擊,或本地勞動市場有明顯過熱情況,那通膨就有可能惡化且更持久。」
通膨能否儘快緩解,胥視上述三大因素接下來的走勢。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漲
金管局報告指出,由於陷入持久戰爭的俄羅斯及烏克蘭是全球能源、穀類和工業金屬的主要生產國,相關大宗商品價格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已節節攀高。
在此基礎上,大宗商品價格若又遭遇新一波刺激,通膨恐怕會進一步延燒。
即使沒有新的衝擊,金管局預計不會那麼快結束的俄烏戰爭依然有可能對高通膨的緩解帶來負面效應。
供應鏈問題
金管局指出,供應鏈問題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浮現,俄烏戰爭的持續或冠病新變種毒株的出現,都有可能導致新的供應鏈問題產生。
此外,中國經濟仍受清零政策影響。
種種事件疊加,有可能導致高通膨持續。
由於本地勞動需求高企,員工獲得了更高的薪資,但薪水上漲的同時,生產力卻沒有跟上。
過去三個季度,居民的工資環比平均上漲了6.2%,較實質生產力增長的5.5%來得更高,導致物價被推高。
金管局指出,勞動市場緊縮是目前全球發達經濟體通膨壓力的主要來源,新加坡也無法倖免。
當局認為,目前看來,新加坡明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但不至於面臨經濟衰退或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
但是,孟文能表示,全球經濟仍面臨顯著的下行風險,必須密切關注。
孟文能也說,本地利率接下來會進一步走高,這意味著各種貸款,尤其是房貸的利率,將持續升高。
即使本地家庭的債務狀況普遍維持在健康水平,但利率攀升的情況,還是會加重一小部分家庭的財務負擔。
整體而言,金管局的最新報告可以劃出以下三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