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9749起确诊病例,含本土病例9318起,境外输入病例431起,累计163万6190起;同日,新增死亡3起,累计1466起。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感染奥密克戎的儿童死亡率高出六倍
二、新冠病毒变异将长期存在
三、新加坡国务资政确诊,内阁阳性率升至40%
四、正如所料,确诊增长率昨降至1.10左右
五、昨增3起年长者死亡,ICU重症病患增至17人
六、疫苗加强针人口覆蓋率升至79%
今天是7月21日,是新加坡启动海陆空VTF、全面开放边境的第110天;已全程接种疫苗旅客免一切检测、免隔离。
感染奥密克戎的儿童死亡率高出六倍
新加坡4岁女童本月17日死于冠病所引发的肺炎,这已经是新加坡第二例因新冠并发症死亡的儿童。
香港3月的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感染冠病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儿童,死亡率比感染流感的高出六倍。
香港大学医学院医分析了医管局系统的1000多名11岁以下儿童因感染新冠入院的病例,发现儿童死亡率为0.35%,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几率为15%。
研究也显示,2岁儿童因未能接种疫苗,进入加护病房的几率是3.8%,因此2岁以下的幼儿属于高危险群。不能认为奥密克戎是普通病毒,最重要是接种疫苗加强保护。
研究团队指出,并发症轻则发烧、抽筋,重则会有急性脑炎等脑部神经中枢问题,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新加坡卫生科学局与冠病疫苗专家团队,正针对五岁以下儿童冠病疫苗的安全和效用展开研究。
新冠病毒变异将长期存在
7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应该不会是最后一个变异株。关于新冠病毒的变异,大部分学者认为将长期存在。新冠病毒的确是一种“聪明”、“狡猾”的病毒,在短短的2年半内出现了多个变异株,形成了多个流行高峰。
因此对于新的变异株的监测,对于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力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关注重点。
病毒变异(特别是RNA病毒的变异)是病毒生存的基本特征,当病毒宿主(人群)通过自然感染、疫苗接种等对某种毒株产生了一定的群体免疫后,病毒就会通过变异,以部分突破存在的免疫屏障,从而得以繁殖,这也是许多病毒性传染病常常呈现出周期性发病增加的原因之一。
一个月前接种第二剂加强针
国务资政张志贤昨天确诊冠病
7月20日,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确诊冠病,症状轻微。
张志贤昨天在脸书发帖说,当天早晨他自行做ART抗原快速检测,结果为阳性,症状轻微。
他说,大约一个月前自己已接种第二剂追加剂,希望能维持轻症。他说,自己无法出席当晚的民众俱乐部管理委员会会议。
(7月18日,张志贤与英兰妮接待泰国诗琳通公主。英兰妮是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三月初已确诊冠病)
(7月17日,张志贤出席新加坡回教传教协会的九十周年活动)
(7月16日,张志贤在接见本区选民之后,与义工讨论选区事宜)
新加坡内阁40%阁员已中招
新加坡内阁有20人,目前已有8人确诊:
一、副总理兼经济统筹部长王瑞杰
二、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
三、国防部长黄永宏
四、贸易工业部长颜金勇
五、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
六、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兼卫生部第二部长马善高
七、文化、社区与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
八、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
截至昨天,新加坡内阁阳性率40%,比社区阳性率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