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现6起奥密克戎“半人马”本土病例!传播力超强,疫苗或不起作用

2022-07-23     于晏     20294

7月23日,截稿较早,今日疫情数据后续报道。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首现BA.2.75“半人马”本土病例

二、世卫组织:BA.2.75“可能重大免疫逃逸”

三、新加坡昨增2起年长者死亡,总体病死率降至0.089%

四、ICU重症病患降至14人,ICU病房占用率4.0%

五、普通输氧病患增至68人,普通住院病患增至676人

新加坡首现BA.2.75“半人马”本土病例

7月22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首次出现6起奥密克戎BA.2.75本土病例。

BA.2.75是奥密克戎BA.2的分支。世卫组织尚未给它单独命名,但有网民自行以星座“人马座”将之命名为“半人马”。这个昵称后来开始流行。

新加坡首现6起奥密克戎“半人马”本土病例!传播力超强,疫苗或不起作用

新加坡这6起“半人马”确诊病例是卫生部通过全基因组排序检测出来的。所有六名病患在检测阳性之后都隔离,皆为轻症。

几天前,卫生部通报,7月14日首次出现2起奥密克戎BA.2.75病例,皆为境外输入。两人近期曾到过印度,确诊之后自我隔离,现已康复。

BA.2.75是奥密克戎的新亚型变异株,现已传遍印度、澳洲、德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

新加坡首现6起奥密克戎“半人马”本土病例!传播力超强,疫苗或不起作用

同日(7月22日),台湾地区检出首例BA.2.75输入病例,是一名自印度抵台的30多岁男性,曾接种3剂疫苗,7月10日与2名亲友自印度抵达,虽持有搭机前阴性报告,但3人都有发烧症状,且入境后在机场采检阳性;这名男子检出BA.2.75,另2名同行者检出BA.4。

世卫首席科学家:

可能表明“重大的免疫逃逸”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仍在观察BA.2.75,尚未将之列入“须关切”的病毒株名单。

但是,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说,BA.2.75似乎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异,可能表明“重大的免疫逃逸”,并补充说,它比印度的其他变体显示出“明显的增长优势”。去年年底,当高变异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出现时,全球卫生当局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

新加坡卫生部指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BA.2.75的毒性和重症程度与奥密克戎其他亚种有所不同。

BA.2.75是BA.2的分支。与BA.2相比,它的蛋白突刺有9处发生变异,科学家比较关注的是G446S和R493Q这两处变异。

新加坡首现6起奥密克戎“半人马”本土病例!传播力超强,疫苗或不起作用

G446S有可能帮助BA.2.75形成对现有疫苗产生抗体的逃逸,R493Q则有可能让BA.2.75更容易依附到人类细胞,换句话说,BA.2.75可能具有更大的免疫逃逸能力,也可能更易传播。

BA.2.75是今年五月在印度首次发现的。德尔塔也是在印度首次发现。不过,专家从目前印度的疫情观察,发现BA.2.75并未形成大的感染波和死亡波。

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亚太学会会长淡马亚(Paul Tambyah)教授认为,全球疫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新冠病毒应该变异得极具传播力,但毒性大为减低,就跟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一样,到了1920年至1957年就变异成人间常见的流行性感冒

新加坡累计确诊病例破164万起

本土病例增长率降至1.02

新加坡昨增8983起确诊病例,含本土病例8635起,境外输入病例348起,累计164万5092起,破164万起。另,共有1万3600人出院/解除隔离。

新加坡首现6起奥密克戎“半人马”本土病例!传播力超强,疫苗或不起作用

同日,本土病例过去七天移动平均8919起,比前一周期少170起。

今晚病例增长率应该会

回落到1.0或以下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自前一天的1.05降至1.02,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102起;意味着本土病例仍在增长,但增速放缓。

新加坡首现6起奥密克戎“半人马”本土病例!传播力超强,疫苗或不起作用

从目前的数据走势来看,新加坡本波疫情应该已经进入峰值的平顶阶段,今晚病例增长率应该会回落到1.0或以下,但本周应该仍会继续出现大几千起的日增病例。

我们曾多次提出,增长率会在1.0上下波动,直至达到群体免疫。所谓“群体免疫”,并非病毒不再传染,而是传染的速度放缓,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不会挤兑医疗资源,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