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浴火重生的新加坡,其羽更豐!
今年,是新加坡史上最特殊的一年,也是我們見證歷史最多的一年。
防疫兩年多,新加坡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島內資源睏乏,食物進口一度成為難題,沒有外來人士的加持,新加坡社會各個方面都瀕臨停止。
疫情之下,人來人往的樟宜機場,仿佛被按下暫停鍵;昔日熱鬧的牛車水,曾店門大關;亞洲最繁華的商業街烏節路,空蕩蕩無一人。 好不容易等到恢復正常生活,島內又迎來骨痛熱高峰,通膨嚴重物價高昂,一系列問題排山倒海地湧來讓人幾乎窒息!
天降將大任,你我必將浴火重生。
新加坡輾轉騰挪,在最短的時間內全力恢復,成疫情之後的最大贏家!活成了全世界都羨慕的樣子!新加坡挺過來了,不僅浴火重生,羽翼還更加豐滿!
新加坡從疫情中「重生」
面對疫情衝擊防疫仍固若金湯
從7月開始,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日增破萬在一個月內達到數次。可面臨這樣的場景,新加坡政府早已做好了萬全之策。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已名冠全球。新加坡已施打數量高達1430萬, 完成接種人數高達500萬,要知道新加坡總人口也就545多萬 ,高達87.9%的接種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症和死亡率的發生。 很多人感染後都表示症狀很像感冒,去診所拿幾天假休息一下就好。
在一眾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中,別的國家都是數以百萬的死亡人口, 而新加坡遭疫情肆虐兩年多將死亡率依然控制在2000以下,這就是實力。
當然,為充分利用現有的醫療資源,讓每個人都能看上病,新加坡還巧妙實施了一個特別的舉措—— PHPC ,也就是遍布全島的968家社區診所,既利用了基層的醫療力量,也避免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出現醫療擠兌,更加保證了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妥善照顧。
高保護率疫苗的高接種率、有序運轉的多級醫療系統以及民眾的配合,這都給了新加坡抵抗疫情衝擊的核心底氣! 經歷了兩年多的與毒相伴,新加坡不再一味地封城、收緊防疫措施,而是靈活地調整對應政策,不僅挺過了這波疫情,也將戰勝下次疫情!
新加坡從裁員、失業中「重生」
職位空缺創24年新高
保住了身體健康安全問題,接下來當然就是民生就業問題,這點新加坡也浴火重生!疫情期間,新加坡裁員、減薪、拿無薪假盛行,即便兢兢業業也難逃被裁的命運。
如今新加坡經濟穩步恢復,居民長期失業率也明顯下降! 不但失業率得到緩解,新加坡職位空缺也達新高!
據新加坡人力部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職位空缺從2021年12月的11萬7100個增至2022年3月的12萬8000個, 職位空缺比率創24年新高。 換句話說,目前在新加坡,每個待業者都對應著2.42個職位空缺,也就是說,每個待業者有2.42個崗位在「搶人」。
無論是基層的服務業和建築業,還是管理人才,新加坡職場都是缺缺缺!現在的新加坡已將封城期間的陰霾一掃而光,360行,行行都求賢若渴,高薪請人! (相關連結: )
新加坡從商業蕭條中「重生」
本地餐廳、酒店預定手慢無
防疫期間,新加坡街頭空空蕩蕩。商鋪閉店,景區門可羅雀(相關連結: )。
如今新加坡再現往日繁華, 食閣、小販中心再次擠滿食客,商場熱鬧非凡 。商業恢復,人們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街道甚至比疫情之前都要熱鬧。
商業恢復的到底有多好?新加坡米其林餐廳預約排隊的時間只有半年後才有可預訂的餐位。
現在到新加坡旅遊或從事其它事務,人民幣3000元以下的旅館房間已經訂不到了!新加坡一掃蕭條的商業景象。
新加坡從留學逆境中「重生」
一大批中國學生來新讀書
疫情「重災區」新加坡,3年來經歷過無數次的仰臥起坐,但從未甘心「躺平」(相關連結:)。
在當局大政方針的防疫指導下,新加坡終於扭轉了疫情局勢,從疫情危機過渡到疫情常態化,再到如今生活和學習終於恢復了正常,學生們結束居家學習,重回充實的校園生活。
而另一邊,中國學生和家長的處境卻很尷尬。教育改革下,一紙「雙減」政策下發,家長們「雞娃」受阻,只好轉而摸索未知的素質教育之路。
前段時間,上海、北京想走國際化路線的家庭更是遇到不少打擊:IB、AP等國際大考取消、國際學校校長「跑路」、一大波外教流失、漫長又低效的居家網課,讓家長們焦慮不已。(相關連結:)
危機下更突顯了新加坡教育的優勢。新加坡疫情防控良好,對留學生的政策也十分利好。這裡擁有享譽全球的精英素質教育,優越的語言大環境、多元教育體系和多元升學渠道等,吸引了一大波外國學生來留學!
無論是擁有新加坡主流教育資源的新加坡政府中小學,還是新加坡教學理念先進的國際學校,申請的學生統統爆滿。如果說疫情爆發初期,新加坡留學被擱置,那如今的新加坡留學則是浴火重生,承載著成千上萬海外學子的留學夢~
如果您也想了解新加坡留學,歡迎添加萬事通老師了解詳情~
新加坡從房產大火中「重生」
富豪扎堆買房、買辦公室
隨著全球富人都在尋找資產避風港,許多超級富豪蜂擁至新加坡,直接推高了本地家族辦公室、私宅和辦公室市場的火爆。
據新加坡金管局數據顯示,2022年截止到4月底,新加坡金管局接到了143間家族辦公室的申請,光是來自中國地區的就有63間,總占比達到了44%,甚至連李嘉誠都選擇在本地成立了家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也不單是家族辦公室,過去一段時間我們還目睹了太多中國富豪創下的天價交易,辦公室市場和私宅市場臥虎藏龍。
一位中國PR一口氣買下新達城第二大廈的第30樓層,成為今年以來最大宗的交易,每平方英尺3300新幣的尺價也成今年的最高。
前段時間,新加坡高端房產康寧河灣(Canninghill Piers)被來自中國的神秘富豪一口氣「掃光」20個單位,這次的總交易額已超過8500萬新元;
阿里巴巴多名高管也來了!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數據顯示,2019年,新加坡就有30%的豪宅被中國人買走。一直到今天,中國富豪仍在新加坡豪宅購買上占著很大的比重。
新加坡從經濟下行中「重生」,
海外名企開設總部
疫情期間,新加坡經濟下行,別說招攬海外企業,連本地小型企業都難保住,倒了一小部分。
如今可好,富豪們都扎堆來到新加坡,海外名企也紛紛不甘示弱,爭先恐後地再次開設總部,搶占席位:
尉來汽車在新加坡設立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研發中心
英國戴森投資15億新幣在新加坡設全球新總部
美國半導體巨頭投資40億美元在新加坡擴建工廠
聯華電子UMC投資50億美元在新加坡建廠
莫德納(疫苗公司)在新加坡設生物科技中心
除了之外,中國的阿里、騰訊、位元組跳動、螞蟻、華為雲等獨角獸企業都在新加坡開了分公司,還意外拉高了本地薪資水平(相關連結:)。
數十億人等著排隊入境新加坡,
機場再次恢復往日繁華、人流湧現
還記得去年,受疫情防疫影響,各個國家閉關鎖門,國際航班銳減。
新加坡國之重器的新航損失數百億,機組解散,機翼蒙塵 (相關連結: )。但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新加坡放寬邊境,大敞國門迎八方客。 在各國掙扎前進的時候, 顯然新加坡已經輕裝出發,逆襲成為新冠疫情後的最大贏家!
難怪今年6月份李顯龍總理在參加第27屆國際交流會「亞洲的未來」時曾透露:「 現在或有幾十億人想排隊進新加坡! 」(相關連結: )。
為應對要排隊入境新加坡的遊客 , 關了兩年多的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T4)也將在9月13日重開。 樟宜機場集團在昨天也興奮地發文,T4每年的客容達1600萬人次,重開後能保障樟宜機場滿足激增的旅遊需求,讓航空公司可推出更多航班。
16家航空公司包括國泰、大韓及亞航都已做了相關工作部署,將在今年9月和10月陸續遷到T4
新加坡樟宜灣海域填海在即,
50年規劃驚艷所有人
可這遠不是新加坡的進步的重點,疫情導致的短期暫停,讓它更加不安委身於於袖珍國土,下一個填海的計劃已恢弘展開!
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透露,新加坡東部的樟宜灣海域將展開填海工程, 填海面積高達約900公頃,相當於超過10座新加坡植物園的大小,來應對新加坡未來的土地使用需求。
根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顯示,此次的填海計劃或分四個階段進行,首階段工程包括建造預製場地及填沙, 預計今年展開,四個工程總計或耗時20年。
新加坡向來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填海造陸的地段也都建起了地標,新填海造陸地段,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會再樹起什麼新地標哦!
除了此次令人振奮的樟宜灣海域的填海計劃,在前不久,新加坡還公布了本地未來50年的秘密和發展藍圖,其中天馬行空的方案,宛如科幻片的想法,再次震驚全世界。
將在新加坡東海岸至樟宜的濱海沿岸填出一座「長島」出來,一來為保護新加坡的海岸線,二來把該島發展成一個住宅區;
將開發更多地下商場和設施以及探討如何打造更多地下倉庫;
將新加坡巴耶利峇空軍基地打造成新市鎮,預計比大巴窯大4倍;
將在新加坡卡迪、克蘭芝、林厝港和實里達增設4條自然綠道,打造真正的「花園都市」;
將在鐵道走廊、南部山脊及海岸、內環、湯申至加冷以及東部歷史路線這5個地方做「保留情感廊道」,讓坡島居民不忘歷史;
將在新加坡CBD打造更多住宅區,為市中心添加「人間煙火氣」;
南部濱水地區大升級,碼頭遷走再造「南部瀕水生活圈」……
新加坡未來可期,
關注萬事通讓你離新加坡更近
風雨五十餘載,馬上又快到了新加坡國慶節,經歷疫情烈火,新加坡重生歸來!
相信在未來,新加坡將舒展愈加豐滿的羽翼,變幻出更多傳奇!
變化就在瞬息之間,關注新加坡萬事通視頻號,讓你離新加坡更近,帶你走進真實的新加坡。
快快掃碼關注下
帶你全面解鎖繽彩紛呈的新加坡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8789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49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