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个小岛国,填海造地的历史却已有几十年。
熟悉新加坡历史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现在樟宜机场所在的那片区域,几十年前还是一片大海。
1977年-1981年机场大楼建设中的樟宜机场,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这些年来,新加坡政府依旧觉得土地不够一直没有放弃填海的动作。
樟宜机场附近的樟宜湾,将会是新加坡下一个填海工程的重点。
图源:早报
面积超过10个植物园 新加坡这里要有大动作
据《联合早报》报道,这段填海工程的所在地樟宜湾,靠近樟宜机场、樟宜会展中心、环岛绿道,附近还有个被誉为新加坡版“济州岛”的Changi Bay Point。
图源:little day out
新加坡建屋局表示,未来将在这个填海工程的总面积将超过900公顷。
如果真要拿来比较的话,大概会超过10座植物园!或者约等于10个滨海湾+附近CBD的面积。
整个填海工程的面积,图源:海峡时报
如果浩大的工程自然不可能会一蹴而就,当局估计暂且也无法给出具体完工时间。根据目前的估计,要差不多20年,整个填海项目才能完成。
整个工程,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落实。首阶段的工程,包括建造预制场地及填沙。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或许就将开始动工了。
图源:TheHomeGround Asia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市区重建局并没有确定这片区域完成在填海后,将当作什么用途。
然而一位接受了采访的专家表示,这里用来建造住宅的概率并不高。
这片区域附近有樟宜机场和空军基地,因为建筑有一些高度限制,用来建房屋并不太适合。
图源:Reddit
更大的可能性是,政府未来会在这里建造仓储中心或是会展中心,充分发挥这块土地的优势。
另外,填海造地后,也能将新加坡的海岸线往外稍微扩张一些,缓解海平面上升对樟宜机场以及附近住宅造成的影响。
图源:TheHomeGround Asia
当然,破土动工对这一片区域内的海洋植物和动物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不过当局在进行评估之后,判定这些影响都是较为轻微的。
或许在几十年后,这里就会像现在的马林百列一样,处处都充满着人类生活的痕迹和惊喜了~
图源:The New York Times
填海造地,对于新加坡的发展至关重要。以2018年新加坡总面积721.5平方公里作对比,建国时的1965年,这个数字只有581.5平方公里。
五十多年,新加坡通过填海造地,增加了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很少一部分土地是泥沙淤积而来)
图源:见水印
除了樟宜机场一带外,像是大士工业区、裕廊岛化工区、垃圾处理站实马高岛,以及新加坡武装部队基本军事训练中心所在的德光岛,都是过去20年来的重点填海区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