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9例,都是男性私處附近起疹!新加坡拒絕猴痘疫苗:副作用太大!

2022-07-26

不知不覺新加坡已經有9例猴痘了!全部都是男性。

但是官方似乎不太在意,相比新冠來說,他們認為猴痘對新加坡的威脅沒那麼大。

9例猴痘患者都是男性

衛生部長稱天花疫苗副作用大

7月24日(星期日)報告的第7、第8例猴痘患者,7月25日(星期一)又報告第9例患者。

(圖源:東方日報)

我們來看看最近兩天這些人的情況:

1)第7例:愛沙尼亞的46歲男子,於7月21日從倫敦來到新加坡,7月24日,他在腹股溝部位出現皮疹,並有發燒和淋巴結腫大,因此檢測出猴痘。

2)第8例:26歲的新加坡男子,因腹股溝區和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皮疹,7月24日檢測猴痘為陽性。

3)第9例:31歲的菲律賓男子,於7月21日開始發燒,面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也有皮疹。

至此為止新加坡已經有9個病例包括4個本地病例和5個輸入病例,這些感染與之前的任何猴痘病例都沒有關係。

他們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目前情況穩定。

腹股溝區是指靠近私處的部位,想必大家也猜到了原因。

(示意圖)

衛生部表示。工作人員一直在通過醫療和社區合作夥伴,讓那些更有風險的人參與密切監測。

這個「風險人群」,包括最近與新夥伴發生過性關係的男同性戀者。

衛生部也建議剛受猴痘影響的地區返回的旅行者,如果在旅行後三周內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和皮疹等症狀,應立即求醫。

自5月以來,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14000多例猴痘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猴痘為全球健康緊急事件,這是該機構能夠發出的最高警告。

但是儘管如此,新加坡並未把猴痘和新冠擺在同一優先級。

衛生部昨日科普說:

猴痘屬於自限性疾病,感染者通常兩三周後會自己痊癒。

而且衛生部長王乙康明確表示,新加坡不會大規模接種猴痘疫苗,因為風險比好處更大。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宣布猴痘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情況,就像新冠一樣。

世衛組織的國際衛生條例(2005)(IHR)緊急委員會沒有就這一宣布達成共識。然而,世衛組織決定這樣做,因為該疾病符合特殊事件的標準,使其他國家面臨風險,需要國際協調應對。

世衛組織對猴痘的風險評估仍為 "中度"。

在新加坡,我們發現了四個進口和四個本地猴痘病例(至7月24日)。這些病例被迅速隔離,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將感染傳播給社區中的其他人。

新加坡衛生部還對他們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隔離,隔離期自最後一次接觸後最長為21天,而較低風險的接觸者則通過電話監控進行監測。通常情況下,每 個病例可能會產生三到四個需要隔離的密切接觸者,而不像新冠那樣可能會產生多達20個隔離令。

截至目前,鑒於該疾病的自限性,衛生部不建議對整個人口進行猴痘的大規模接種,因為其好處並不超過風險。

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一情況。 - 翻譯自王乙康部長Facebook

這裡王乙康沒有提到的潛在話語是,猴痘目前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長時間親密接觸,如性傳播,數量上來看尤其是在男同性戀群體中傳播。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發布一項研究證實,絕大多數(95%)猴痘近期病例是在性接觸中完成傳播的,98%的病例都發生在男同性戀和雙性戀男性中!

(示意圖:timeout)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同性戀這個群體在新加坡本就屬於小眾,再加上接種猴痘疫苗有風險。

世衛組織早前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的有效率達到85%,美國等國家,正在積極使用天花疫苗對付猴痘。

衛生部長王乙康之前曾說過,儘管天花疫苗預防猴痘的有效率高,但可能產生嚴重副作用,因此不建議全民接種這類疫苗。

天花疫苗的原理是「以毒攻毒」,早期的疫苗從小牛身上的感染瘡口採集到的天花病毒製成的牛痘病毒中提取的。

一些存在抑制免疫反應的人在接種天花疫苗後會直接導致死亡,這種幾率為百萬分之一左右,即每百萬接種天花疫苗的人中將會有1~2個人因腦炎而死亡;

接種天花疫苗的其它毒副反應還包括引起全身性發痘、壞疽痘、過敏性紫癜高熱等嚴重併發症,幾率約為幾十萬分之一。

(圖源:公視)

雖然發展到今天「第三代」版本因為它們包含弱化病毒,具有較少的副作用,但是風險始終存在

年內或開始給6個月-4歲嬰幼兒

接種新冠疫苗

相比猴痘來說,新加坡更加重視新冠疫苗的接種。

特別是近一個月以來,已有兩個5歲以下孩童因新冠而去世,一個1歲半一個4歲,剛好都是未能打疫苗的年齡。

他們的不幸遭遇敲響了新加坡的警鐘,現在衛生部正在快馬加鞭準備,希望到今年第四季,開始6個月大到4歲的嬰幼兒新冠疫苗接種活動。

(圖源:8視界)

儘管有兒童死亡,但新加坡衛生部還是認為沒有確鑿證據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會引起比前代毒株更嚴重的症狀。

他們透露一組數字,新加坡0到4歲的兒童重症已從去年的每10萬起41個,減少到今年12個。

新加坡承諾將會繼續盡最大努力保護和照顧所有病患,尤其是年長者和幼童,因為他們是脆弱群體~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圖源:圖行天下)

去年就有專家說過,如果出現兒童死亡病例,將會非常打擊新加坡的士氣,

現在看來確實是這樣,人們對於兒童病死的反應遠遠大於老人的病死。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比爾·蓋茨盛讚:新加坡確實令人讚嘆,迫不及待想再來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 四海傳福 新加坡這家百年醫院,為何以閩人的名字命名?
  •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 比爾·蓋茨新加坡對話:當AGI重塑教育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