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到新加坡PR,你就有資格申請新加坡政府「組屋」~「居者有其屋」

2022-07-27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移民國家,國土面積僅有699.4平方公里,卻居住著448萬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很大。(香港面積1,106平方公里,人口數量:748萬人

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建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P),直屬國家發展部,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機構,其財政預算納入國家計劃。

1964年,新加坡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組屋(類似於我國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新加坡公民可以用非常低廉的價格向政府購買「組屋」,一個收入大概是2500-4000新幣(約合人民幣1至兩萬)的普通人,如果對房屋不是特別挑剔,購買一套三房室(兩室一廳)組屋,能得到3萬至4萬的政府補助金(僅限於第一次購房)。

一套在新加坡西部或者北部不太繁華地段的組屋,總價30萬到40萬新幣,首付10%,政府補助就能作為買房的啟動資金。

剩下的住房貸款每月從政府的中央公積金(CPF,政府強制儲蓄制度,占每月工資的35%,其中20%自己付,另外15%由所在公司支付)里繳扣。

還貸過程也幾乎不用動用現階段領取的工資

舉例:

一對新加坡夫婦倆在05年時購入一套組屋,當時正好是經濟危機,房價最低迷的時期。在非繁華地段買了一套二手的五房室(三室二廳,130多平米)30萬新幣。夫婦倆收入中等,兩人的中央公積金CPF加上家裡人補貼正好付清20%的首付,一共6萬新幣。

另外還有一些人是在申請了第一套政府組屋之後,在申請第二套住房時不再申請組屋,而改為申請政府共管公寓(EC),這種房子雖然房屋密度大樓層高,但同樣擁有私人公寓里才會配備的游泳池、網球場等等設施,價格也比私人公寓便宜很多。

新加坡政府基本上把住房作為公共責任。

新加坡土地分國家所有和個人所有兩種,其中國有土地占土地總數的80%左右。

1966年,政府頒布了《土地徵用法令》,規定政府有權徵用私人土地用於國家建設,並有權調整被徵用土地的價格。根據該項法令,新加坡政府協助建屋發展局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價格獲得開發土地,保證了大規模建設組屋所需的土地。

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每年都為建屋發展局提供建屋發展貸款,此貸款是掛帳形式,政府不追索還債,而且其利率明顯低於市場利率。

此外,為保障普通老百姓能夠買得起組屋,其售價是由政府根據中低收入階層的承受能力來確定,而不是靠成本來定價,其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由此造成建屋發展局的虧損,由政府核准後每年都從財政預算中給予補貼。

政府財政支撐是新加坡組屋政策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上世紀70年代,規定只有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者才可申請購買組屋;80年代提高到2500新元,隨後到3500新元,目前放寬至8000新元,以接納更多人購買。這樣基本保證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夠購買到廉價的組屋。

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嚴格限制炒賣組屋的行為:

規定新的組屋在購買5年之內不得轉售,也不能用於商業性經營。如果實在需要在5年內出售,必須到政府機構登記,不得自行在市場上出售。

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要再購買新組屋,舊組屋必須退出來,以防投機多占,更不允許以投資為目的買房,

所有申請租住組屋的人都必須是PR和新加坡公民。

租賃組屋分兩個檔次

新加坡房產和發展委員會將「廉房」分為兩個檔次:

家庭收入在800新元或以下的家庭,只需繳占總收入10%的錢作為房租;

收入在800-1500新元的家庭,用於房租的錢為收入的30%。

該委員會還計劃擴大投資,建設新的供出租房產,而且這些房子與商品房混建,以平衡社區的人文居住情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工業房地產緊俏?新加坡烏美一優質項目出售!
  • 歷史新高!新加坡百萬組屋翻倍!全島15個最美組屋出爐~
  • 貿易風暴下的新加坡樓市:投資交易降溫,住宅地段撐起半壁江山
  • Aurelle of Tampines創紀錄熱銷,EC市場進入「准豪宅」時代?
  • Arina East Residences 加東
  • 新加坡今年第一季房市表現如何?看這篇就夠了
  • Aurelle of Tampines創紀錄熱銷,EC市場進入「准豪宅」時代?
  • 大眾私宅不「大眾」了?新地段投標價創紀錄,售價或直追市區
  • 歷史新高!新加坡百萬組屋翻倍!全島15個最美組屋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