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的今天(27日),黃奕方以工教學本屆最年長畢業生之一的「身份」畢業,並且獲得「工教院義安公司金獎」的榮耀;而從烘焙師,轉行成為行政人員,到如今的助理護士,他至今已三次改換職業跑道。
黃奕方坦言,幾度改變職業,同已過世的祖母和外婆不無關係。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烘培師。當時因為長時間工作而忽略家人,就連我最親愛的祖母突然過世,我也是隔天才知道。當時,我很自責為什麼要這樣工作,應該把一點時間分配給家人,所以我就轉行成為行政人員,開始朝九晚五的生活。」
在那之後,黃奕方開始了長達19年的行政人員生涯。幾年前外婆生病,他挑起照顧外婆的重擔,在醫院時,他目睹護士們在照顧外婆時表現出的專業和愛心,因此希望能學習護理知識,並成為一名護士。
「護士幫病人換尿布和包紮傷口時不嫌髒不嫌臭,當時的我還叫護士教我幫外婆換尿布,喂她吃飯。」
比同學年長超過一倍 兩年前,他在專業人士轉業計劃(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rogramme,簡稱PCP)下報讀工教院的護士就業證書(NITEC in Nursing)課程。重新回到校園後的他,發現自己比其他同學年長一倍以上,但這並沒有阻止他盡情享受校園生活,同學們還打趣稱他為「班上的老爸」 (dad of the class)。
「大家一看到我,第一個問題就是問我幾歲。我就開玩笑說,你們不是應該先問我的名字嗎?當然同學們都小我很多。上課時他們會比較調皮,我就會敲桌子,叫他們靜一點。我也經常提醒他們,要認真看待學業。他們跟我學到很多,我也跟他們學到很多。」
黃奕方目前在新加坡中央醫院擔任助理護士。外婆雖然已經離世,但他希望可以一直從事護士的行業,幫助他人。
「我覺得外婆知道(我擔任護士)應該會很開心。當護士不只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幫自己的親人。只要下定決心、不要放棄往前走,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埃澤凱爾:兼顧學業和工作 仍考獲佳績 工教院鄭永順金獎得主莫哈末·埃澤凱爾·埃茲拉(Muhammad Ezekeyle Ezra Olbrich Bin Wilfred John Olbrich)只有19歲,但卻擁有非一般同齡人的經歷。
從小父母離異的他由祖父母養大。為了填補家用,他從中學開始兼職送餐,每天放學後工作長達六小時。他坦言,送完餐後已是深夜,因此沒有時間溫習功課,為了確保自己跟得上學習,他總是在課堂仔細聆聽和做筆記。
儘管如此,他仍取得4.0平均學分(GPA)的佳績,還積極參與校園和社區活動,他不僅是學生導師,也是班上的副主席。
兼顧學業和養家不容易,但埃澤凱爾選擇把它當成是生活的磨練。「不要把它當成是負擔,把它當成是學會獨立生活的開始。如果我繼續努力總有一天會有好結果。如果我放棄了,誰來照顧我的家人?」
對家人無私付出的他,還有過捨身為人的英勇事跡。三年前,他曾沖入火海,救出受困在住家臥室的鄰居一家四口,為此獲頒新加坡民防部隊社區先遣急救員獎(Community First Responder Award)。
埃澤凱爾的佳績讓他得以報讀理工學院,但他選擇在工教院進修,主修機電一體化工程高級證書(Higher Nitec in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課程,以便成為一名專門從事機器人技術的工程師。
黃詠怡:實習期間獲動物訓練員認證 至於獲頒李光耀金獎的黃詠怡(20歲)從小就喜歡動物。勵志要加入旅遊業的她帶著滿腔熱忱,於去年在裕廊飛禽公園實習期間,僅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飛禽公園的動物展示發展計劃,成為一名擁有認證的動物訓練員,比一般全職職員花費的時間快上一半。
「我一直不停地訓練、增進對各種飛禽鳥類的知識,不停請教導師。」
也是學生會主席的她也曾率領同學參與志願活動,譬如沙灘清理活動。她表示,自己希望能協助維護我國乾淨的形象,讓外地遊客和公眾都享有乾淨的環境。
工教院畢業後,黃詠怡目前在義安理工學院升學,希望將來能為我國的旅遊業貢獻。
今年從工藝教育學院畢業的學生多達1萬4179人,共有 16 名優秀的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獲得最高獎章;這也是自疫情暴發之後,工教局首次主辦實體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