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2022-07-29     缘分     18986

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2022年7月20日,中新金融科技研讨会于线上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加深了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在金融科技领域加强了中新两国的国际交流,促进学界、产业和监管方的合作对话。

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ZIBS院长、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院长、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会长贲圣林,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杰出教授罗安著,ZIBS数字金融与创新中心主任Michael Sung、新加坡金融监管局金融科技副司长Damien Pang,全球金融科技学院联合创始人、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前会长Chia Hock Lai,Fundnel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商务总监Benjamin Twoon,同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合伙人马骏驱,信也科技战略总监刘同尘,升涛投资创始人欧阳修章,帛锐国际集团创始人、首席合伙人兼总裁沈亦文等来自中新两国的专家、学者和机构代表,就中国和新加坡的两大金融科技市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肯定了市场展现出的巨大机遇。研讨会由ZIBS助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邵辉主持。

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贲圣林院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的发展历程相互交织,以信用卡为例,ATM设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而十五年前,第一部苹果手机的问世,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使用金融服务。许多发达国家与大城市都在围绕这一重要变革而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新加坡致力将自身塑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其作用举足轻重;瑞士也在尝试做出革新,成为金融科技中心;中国的杭州、深圳,美国的西雅图、旧金山也有着相同的目标。

金融服务的模式与应用场景,都随着新科技的出现而不断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保险机构、投资银行都在其商业模式上革故鼎新。近期,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开始重视低端用户群体产生的回报与价值;摩根大通(JP morgan)有超过3万的STEM专业毕业的员工——与其说是金融公司,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无独有偶,在中国有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支付、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支付宝,既不占用太多现实中的资源,也能够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高效和快捷。模型的使用是因地制宜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体量庞大但是传统银行业务相对落后,会更加适用需求驱动模型(demand-driven model);而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则更适用科技驱动模型(technology-driven model)或者监管驱动模型(regulation-driven model)。新加坡活跃于世界金融服务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很特殊的角色,而且也有提升自身排名的潜力。贲院长进一步表示,从去年ZIBS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来,ZIBS新增了学位项目的专业,学生数量也有明显增加。ZIBS能有今天的成就,合作伙伴的支持功不可没,并在此诚挚感谢这次线上论坛的各位的参与和支持。

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在开幕致辞环节中,罗安著院长表达了对与ZIBS结为合作伙伴的荣幸与重视,自从去年与ZIBS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一切工作都得到了有序的开展以及推进。ZIBS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还具有在浙江省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金融科技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手机使金融科技触手可及,人们在线支付、购买保险、选择投资产品的方式和十年前有了云泥之别,十年以后更是前途无量。这其中蕴藏的潜能令人鼓舞。全球各国机构与个人的合作的意愿,是数字化变革的前提,但怎样才能提升让数字化变革对人们的重要性、创业公司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增加利润率等这些有关金融科技生态的新角度、新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接着,ZIBS数字金融与创新中心主任Michael Sung分享了关于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数字货币中心的主旨演讲。Michael分享了一系列经验,借助中国贸易桥梁,提出了“将世界资产数字化”这一概念。新加坡是金融科技方面的国际领导者,如何利用好其国际数字货币中心的地位,将其与中国的生态相联系是重中之重。值得考虑的是,各种商品都可以转化成为数字资产,例如房地产、艺术品、苹果专利、股票、原油、黄金、其他商品或者更抽象的事物。这么做可以向市场中注入更多“水资源”,简而言之,当资产数字化以后,任何人都可以接触到这种资产的信息并进行交易,类似于证券市场。在线市场是没有止境的,买家、货币总额、价值总额都随着参与者的增加而水涨船高。这一经验,为开拓世界资产数字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新金融科技的新契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