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2022-07-30     缘分     29635

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7月29日是农历七月初一,在“鬼月”焚烧冥纸,是新加坡华族信仰的一部分,但这个习俗也容易在现代社会引起争议。有关当局就经常接到有关焚烧冥纸的投诉,包括空气污染、灰烬四散。民众在祭祀仪式后留下供品,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引来蟑螂、老鼠和虫蚁等。

为此,新加坡民间团体、私人企业和政府机构,7月14日宣布联合成立焚烧冥纸规范行动联盟,从农历七月起,向华社族群展开相关的公民教育活动。宣导内容包括:强调祭祀时注重环保,如每次只焚烧少量冥纸;不抛撒冥纸;祭祀后清理香烛供品,保持环境整洁。

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焚烧冥纸规范行动联盟提供

焚烧少量冥纸,会影响“积累的功德”吗?把祭祀供品收走,会否得罪鬼神?《联合早报》访问新加坡道教总会祈祷小组组长陈贤达道长,以及地藏林住持兼新加坡佛教总会教育组主任释有维法师,厘清民众对祭拜焚烧冥纸习俗存在的误区。

1.少烧冥纸,会影响功德吗?

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华人为什么焚烧冥纸?陈贤达解释,这是因为华人视死如生,相信人死后应该如生前般由子孙后代侍奉,有钱在阴间享用。

陈贤达说:“从宗教角度来看,当我们向祖先神明祈求东西的时候,也要提供回报,所以答谢的时候就烧金纸给神明、往生者表达感激之心,感谢他们给予的爱和关怀。”

也有一些民间观点认为,花越多的钱,买越多的香烛冥纸焚烧,就能展现更多诚意,积累更多功德,得到更多神明保佑和福祉。两位受访宗教领袖都指出,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其实冥纸少量焚烧表心意就好,心诚则灵。

陈贤达说:“没有这个说法,主要是个人心意。金纸烧的时候,功德就是你在祈求也在答谢。这个答谢的方式就是在累积你的功德。我们一直都呼吁信众适量焚烧。”

释有维则指出,佛教根本没有烧冥纸的传统习惯,冥纸的多寡与积累的功德无关。

释有维说:“在佛教理念里面是以一个东西叫‘心香’为主。所以内心的善还是我们自身功德的主要来源,而不是以一个物质的东西为主。如果烧出来的东西有用,那就不用修行,不用行善了,只需要确保死之前把一些供品埋好放在一边,叫后人按时按量慢慢烧就好。这完全违背佛教因果概念。”

2.抛撒冥纸,有意义吗?

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一些民众在祭祖和祭拜鬼神时会抛撒冥纸,导致冥纸散落一地。这背后有什么根据?

陈贤达和释有维均指出,道教和佛教没有抛冥纸的做法,这种习惯可能受到电影文化的影响才出现。

释有维说:“它就是一个很视觉的东西,整个氛围好像香港鬼片,僵尸道长林正英出来……其实民间比较少这样的做法,可能有抛一点点,就是出殡的时候,人死了之后要出殡的那一天抛一点。但是可能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了,冥纸比较好比较便宜,所以大家猛抛。”

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一些新加坡华人在清明节和中元节举行祭祀仪式时会抛洒冥纸。(档案照)

“但是抛也不符合逻辑,你看有些东西是烧有些东西是抛,那到底是烧拿得到,还是抛拿得到?如果抛拿得到就不用烧,如果烧拿得到就不用抛。那就其一,对不对?”

陈贤达道长则说,民间抛冥纸可能是“撒给过路幽冥”,但是道教一般没有这样的习俗。

他说:“道教的观念是把金纸烧掉,没有教信众抛。不知道这个道理从哪里来。”

3.收走供品会触犯鬼神?

农历七月“鬼门开”!新加坡推“少烧、别抛、别留”文明祭拜,民众买账吗?“鬼月”买屋“财门大开”

新加坡不少民众在祭祀仪式结束后会选择把供品留下。释有维解释,这一般出于三个原因:“一是担心触扰鬼神;二是不知道它们吃好了没有;三是有些人要避讳,认为拜过孤魂野鬼的祭品比较不干净,不想把它收回来。”

不过,他和陈贤达指出,这些担忧实属多虑,也毫无根据。

释有维说:“民间信仰就是一炷香、半炷香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半小时,把东西烧完了,就可以把祭品收掉。如果是佛教的话,如果有法师带领诵经,持咒后就可以收掉了,这其实是个很快的过程。它们是闻香,闻一闻就饱满了。只要心里面有祭拜、供养的心,鬼神就马上收到,就‘PayNow转账了’。”

陈贤达也说,道教没有把供品留在祭祀位置的规定。“经书没有说要放在那边,都是民间说法。烧完金纸就可以清掉,没有所谓太早清理,触犯鬼神一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