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加坡男子因為辱罵外國人被判坐牢,外加罰款!
只是因為罵了對方几句話,都沒有發展到肢體衝突、有人受傷的程度。新加坡法院就判這個公民坐牢罰款,懲戒力度相當罕見!
更驚訝的還有,此事判決一出,其他新加坡人紛紛叫好!
他到底說了什麼話?
「滾回國,你們是下等人!」
新加坡男子被判坐牢罰款
事情發生在大巴窯5巷的第68座組屋一樓。
當時,2個在公路上幹活的外籍客工因突然天降大雨,連忙跑到附近的組屋一樓躲雨。
事發地點,圖源:PropertyGuru
幹活累,他們就靠著牆根坐下小憩,同時確保自己所在位置不會擋到別人的路。打算等雨小了,繼續回工地幹活。
但沒想到,這時56歲新加坡籍男子李某建回家碰到他們。
整個人突然就炸毛了,莫名其妙朝兩個工人開噴......
李某建上前質問:
「你們兩個人為什麼在這裡睡覺,這裡不是給你們睡覺的地方,這裡是我家!」
客工坐在地上很懵。
李某建看到對方好像不是很懂自己講的話就更來氣。
開始口出狂言狂噴一通:
「你們印度人和孟加拉人都是下等人,你們不該留在這裡,滾回你們自己的國家」。
此外還直言他們兩人來新加坡是非法入境。
「你們來這裡是錯的,你們這樣屬於非法入境!新加坡不喜歡你們,你們應該走的遠遠的!」
「新加坡政府會把你們趕出新加坡!」
但講到這麼難聽,其實李謀建就一個意思,你們不要待在這裡,我不想看到你們。
圖源:researchgate
胡言亂語發泄一通後,看到兩人沒有動作,李謀建更氣了:
我要求你們離開,你們為什麼不聽從我的指示?你不走,也沒有跟我說你為什麼不走。
這一幕幕,被其中一個外籍客工錄下。(該完整視頻沒有對外公布)
等到李謀建離開,客工果斷報警。
李謀建的行為就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破壞和諧。雖然他沒有動手,但性質在官方看來更加惡劣。
毫不誇張地說,新加坡的立國之本就是種族和諧。 於是,警方接到報警後就麻溜兒地針對此次事件展開調查。
結果發現,兩個外籍客工跟李謀建素不相識。他們僅因到組屋樓下避雨,就被李謀建劈頭蓋臉地謾罵。
貶低外籍客工的同時,強調自己作為新加坡人是「人上人」的優越感。
緊接著,李謀建就因辱罵外國人被控上了法庭。
法官喊李謀建來問話,想知道這過程發生了什麼,他認不認罪。
然而,李謀建非常能耐。
他不叫律師,自己出庭答辯。全程拒不認錯,直言認為客工這種「下等人」本就不應該出現。
「如果你(指客工)當時坦白是因為要避雨,我就會建議你們到如咖啡店等公共空間去等雨停,而不是在組屋樓下遊蕩。」
然而問題在於,HDB官網清楚列明Void Deck(也就是組屋底層)為共同生活空間,即公共空間。
所以李謀建的理由站不住腳,他越說越不著邊,還說客工是造成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如果不是工作原因,任何客工都不應該出現在組屋樓下,否則會危害居民的安全。」
宣稱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其他人的「安全」著想,才不得不這麼做。
他覺得自己是個好好公民,無錯無罪,只是在執行公民權利。
「我的行為屬於在憲法所賦予的公民權利範圍內,他們作為外國人,不應享有跟我對等的地位,應該聽從我的指示。」
不過,李謀建的自信最終還是換來現實的一巴掌。
圖源:mothership
法官在庭上反問他,新加坡哪一條憲法支持你的所作所為?
接著直言:新加坡沒有你說的這種「憲法權利」。
法庭判他有2項觸犯防止騷擾法令的罪名,外加一項觸犯新冠19(臨時措施)法令的罪名。
新冠這樁罪,是因為李謀建為了破口大罵沒戴口罩。而當時的法律要求戴口罩是必須的。
這個事件發生在2021年7月12日。
(媒體評價:男子騷擾外國人,藉口公民權利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一直到7月28日,法官終於下判。
因為辱罵外國人是下等人、要求對方滾回國,還聲稱是憲法賦予自己權利這麼做。
李謀建被法官怒斥「行為傷害種族情感」,被判坐牢1周,罰款1000新元。算是讓他為自己的惡言惡語付出代價。
其他新加坡人知曉判決後,也都支持~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公民權利要求這個李謀建去精神科看看?」
「這個安哥為什麼要去語言攻擊兩個外國客工,得去檢查一下大腦了。」
「不然讓安哥自己去修路,這樣就不用引進外國工人了。」
「只有懲罰才能教他怎麼禮貌對待其他種族。只有懲罰才能讓他反思自己的話,不要亂講。懲罰能讓他老實,要是不能繳納罰款那就繼續用坐牢替代吧。」
「免費進監牢服刑也是他作為公民的憲法賦予的權利。」
「我們其實是虧欠這些卑微的外國客工的。因為我們住的房子、開車經過的路、乾淨的居住環境,以及我們新加坡人不想做的其他所有工作。過去40年以來,他們一直在對我們所享受的一切負責。就算你內心無法尊重他們,也不要去嘲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他是不是看太多美國電影了?」
絕大多數新加坡網友三觀都挺正的。
但新加坡確實存在一部分歧視事實。類似上述歧視、辱罵外國人的事情也並非第一次發生。
被歧視的對象也不僅限於印度人、孟加拉人。
甚至包括了中國人,新加坡是怎麼處理的呢?
他用仇外言論攻擊中國人 新加坡部長發聲!
這是一個有點曲折的事件。
僧伽羅族新加坡公民Nimal De Silva,搭乘巴士的時候,跟55歲的中國籍司機Xu Bo(譯名徐波)發生衝突。
徐波當時是新捷運的巴士車長。
2020年8月,新加坡的新冠要求仍舊為外必須戴口罩,這是強制性的。
但Nimal De Silva在巴士站等車時,並沒有佩戴口罩,而是用自己衣服上的圍脖遮住自己的嘴巴,就想矇混過關。
於是,徐波碰上了這個人。
他開著196號巴士進站後,Nimal De Silva準備上車。
Nimal De Silva
徐波看到對方戴著圍脖而非口罩,不確定這是不是符合公司現行的乘客規定,於是暫時拒絕Nimal De Silva上車。
同時打電話給公司求證,看戴圍脖能不能上車。
沒想到Nimal De Silva是個刺頭。他按下巴士車外的便捷按鈕自己打開門,上車質問徐波。
不僅如此,還打開自己的社交媒體軟體進行線上直播,大喊:
「當你讓中國人在新加坡工作時,這就是問題所在。」
「我在臉書上有3000個粉絲,我現在把你的行為直播曝光,已經很多人在看了!」
圖源:海峽時報
徐波忙著跟公司確認,抽空用中文回應。
Nimal De Silva大喊:「講英語。你現在不是在中國。」
順便跟他的三千粉絲吐槽了一下:「這就是新加坡,不雇新加坡人,要找中國人來工作。」
徐波聽到這話就回應了:
「不管新加坡人還是中國人,不管是哪裡的都一樣的,不要東說西說。」
於是,這巴士開不了了。新捷運的工作人員跟徐波說,已經報警了,之後等警察處理就行了。
警察來了仍舊不忘直播
最後Nimal De Silva被告上了法庭,理由有以下三點:
徐波不讓他上車,是在做他分內的工作,因為官方規定得戴口罩,但對方戴的不是口罩。
執行公務卻被帶有種族歧視和仇外的語言辱罵。
Nimal De Silva直播,不僅讓徐波尷尬,還將種族歧視跟仇外言論散播出去。
當時這場直播,最終數據為至少84萬7000名觀眾觀看,被分享8900次,獲得4000個評論。
事情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
Nimal De Silva將被控以用仇外言論辱罵公共服務人員的罪名,2021年9月,Nimal De Silva認罪。
但神奇的是,有個別法官認為他的言論不構成「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
地區法官Chee Min Ping 駁回了Nimal De Silva的認罪請求。也就是說,法官認為犯案人無罪。
Nimal De Silva的案件疑似到現在還未下判,但以他被控的罪名,嚴重可被判坐牢1年,罰款最高5000新元。
不過,這起案件在當時也引起了時任交通部長王乙康的注意,他在社媒上發帖表示:
沒有人能以任何藉口對巴士車長進行身體或口頭侮辱。
圖源:CNA
結合當時的新冠大環境,部長表示「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這種不配合又侮辱人的乘客。」
部長的意思即不管是哪裡人,對於從事公共服務行業的人要有最起碼的尊重。
從部長的反應,就能看出新加坡整體對待種族問題的態度。
在新加坡,重點不是你是哪裡人,哪族人,而是你在新加坡做了什麼事,有功論功,有錯糾錯。
在種族和諧面前,人人平等。
在這種態度下,新加坡社會才能立足,種族多而不亂。
新加坡為什麼種族多卻不亂? 體現在這些方面
新加坡的四大種族如下:
華族,74.1%(政界如李顯龍總理,明星如孫燕姿,林俊傑,)
馬來族,13.4%(如新加坡總統哈莉瑪)
印度族,9.2%(如尚穆根部長)
歐亞裔/混血,3.3%(如之前的奧運蝶泳冠軍約瑟林)
在這種情況下,要維持一個健康的多種族社會,如果純粹倚仗個人自覺、德性品行來維持,那是說夢話。
加以法律約束的同時,教人善良對人,才是新加坡的做法。
1)法律嚴明,禁止煽動種族情緒 新加坡有一系列法規來維護種族和諧。比如,《煽動法令》就規定:
「製造不同種族或社會階層之間的憎恨和敵意的行為」是一種犯罪。
之前有一個馬來西亞籍男子,剛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吐槽印度籍客工,隔天就被控上法庭。
據新加坡刑法第298A條,男子帖文內容牴觸種族和諧。若罪成將坐牢長達3年、或罰款、或兩者兼施。
且禁止煽動不僅僅是對於新加坡國內,對外,有種族分裂苗頭的人新加坡也不會輕易放縱。
比如前陣子連新加坡門都進不來的那個印度尼西亞傳教士阿卜杜勒·索馬德。
他主要宣傳種族分裂跟極端主義。對於這類人,新加坡態度堅決,一定禁止入境。
2)種族和諧日,總理部長都很重視
新加坡無論是幼兒園或託兒所,包括小學和中學,所有的學校每年一定會有種族和諧日的慶祝活動。
每逢這一天,新加坡的高層都會發文慶祝一下。
比如今年的種族和諧日(7月21日),李顯龍總理就發文:
身為社會的一分子,人們必須以同理心和相互理解來縮小和解決差距,而不是通過爭論。
新加坡的種族和諧並不完美,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仍在學習和成長。不過,只要大家不把這種和平視為理所當然,並共同努力保護共同空間,就能實現目標。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3)多數新加坡人包容性高,友好
有種族歧視傾向的人在新加坡算少數。多數新加坡人對外族有很大的包容性。
比如不時就有發生的暖心事情。
之前有個新加坡安娣,背著一個普通的帆布包,隻身一人來到客工們聚集的地方。
她帶著一個白色信封,走近了這些客工。
圖源:Singapore Incidents
信封裡面,不是別的,正是一沓子五十新幣!
她給面前的客工挨個發錢,以表達這些為新加坡揮灑了汗水和青春的客工的感謝。
4)不同種族戀愛、婚姻很常見
跨種族戀愛,跨種族婚姻在新加坡是平常不過的事情。比如這一對,馬來裔女生Amirah跟新加坡華族男生。
2022年春節,Amirah拿著兩個橘子笑眯眯地走到她的 "未來婆婆"跟前,並向她問好。
(福橘是新加坡本地華人的拜年傳統。)
她用不熟練的華語說:「新年快樂,祝你身體健康和財源廣進」。
對於華人來說這句話很簡單,但對於她來說,是練習了很多遍才記住的吉祥話。
「我第二年和華人男友慶祝春節。我終於做到了。」
5)新加坡異族人之間,語言偶有相通
這一點教會我們不要隨便講異族人壞話。因為對方很有可能聽得懂華語~ 一個馬來裔女孩,打算去手機店買一條充電線。因為當時臨近打烊時間,所以華人店員有點不滿。
那個售貨員女孩扭頭就跟同事用華語抱怨:
「這個馬來婆,店已經要關了還來買,跟她講我們要關了,不划算啊要等她買,一個東西才6.40新元!」
只是店員沒料到,女孩很懂華語啊。當場回懟:
「剛剛你的朋友講什麼,我會說華語哦,我明白你們在講什麼!」
當然,就像總理所說,新加坡的種族和諧還不完美。
所以才會出現了如前文椰子提到的幾個個別狀況。
但官方的態度一直非常明確,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表示:
「新加坡對任何形式的仇恨言論和隔離主義採取零容忍的態度,而且不偏不倚,沒有針對任何特定的個人、任何特定的宗教、任何特定的國籍或立場,而是平等地適用於所有人。」
「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是正派的,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如果我們繼續煽動種族主義的火焰,我們將陷入更不適的處境。」
來源:海峽時報
「如果我們允許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盛行,新加坡將會失敗,這與使我們成功並以身為新加坡人而自豪的一切背道而馳。」
法律嚴令,人民自覺,多一點同理心,相互愛護。
因為多數人做到了,所以新加坡社會才能多種族而不亂。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