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報新聞》挑戰賽反應熱烈 評審喜見學生風格多元

2022-07-31

第一屆《我來報新聞》挑戰賽反應熱烈,參賽作品多達200份。參與評選的評審也對參賽學生的多元風格感到欣慰,認為他們主持方式莊重中不失創意,突出新聞重點的同時,也不失年輕人的靈動,表現值得嘉獎。

由新傳媒《8視界》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聯合主辦、合作夥伴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支持的首屆《我來報新聞》挑戰賽,成績昨天(30日)出爐。

經過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數碼組委員黃龍翔博士、新加坡教師學院兼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特級教師湯俊傑,以及義安理工學院華文傳媒系講師陳安琪三位評審的悉心審查與評分後,共22組作品脫穎而出,獲頒26個獎項。

作品表現出年輕人的靈動 對於學生們在本屆比賽的表現,黃龍翔博士認為,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年輕人的靈動。

他說:「在這一次的比賽,我非常高興看到多元的創作風格、巧思,還有年輕人的靈動。」

至於湯俊傑則認為,同學們都能準確掌握並重現新聞要點,表現成熟,讓他深刻印象。

他進一步說明,「鮮新聞」組別中不少組別都以貼近校園生活或青少年生活的主題出發,並結合創意手法來報道新聞;而投稿「再生新聞」組別的學生,也看到都能掌握好新聞重點。

其中,兩則關於我國蝶王約瑟林在奧運失利的報道,讓湯俊傑留下深刻印象。

「這兩組學生都以比較詼諧幽默的方式,去呈現這則新聞的同時,又不失教育意義,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做法。」

跳脫傳統報道方式 然而,黃龍翔博士認為,無論參賽者多麼活潑、破格,但都應該切記堅守新聞公信力。他提醒同學,報道新聞應避免找演員來搬演,或是取材於「內容農場」。這些內容農場一般靠聳動內容來吸睛賺流量,背後有商業廣告隱議程,或是試圖帶動輿論風向等目的。

湯俊傑則觀察到,一些學生可能是受電視新聞影響,呈現方式較一致,少了趣味性,建議如果涉及一些青少年課題,其實可以採用較靈活性的表現手法。

希望聽到更多「年輕人的聲音」 另外,兩位評審都希望能在作品中聽到更多屬於年輕人的聲音,尤其是「再生新聞」,應該是對原裝新聞素材進行有意義的再詮釋。

湯俊傑說:「再生新聞的話,其實我們已經知道新聞的內容,因此我們更希望在這則新聞裡頭,看還有哪一些角度我們可以帶進來,而且這個角度可能是從青少年的觀點去看。」

另外,黃龍翔博士分享,評分時看重的其中一點,是作品整體風格是否統一,例如在較正經的新聞時,要避免使用過於花俏的手勢或插圖,音效和配樂方面也得注意。

兩位評審也提醒,在使用插圖、圖表等素材時,應切記它必須切題,方能突出新聞的重點。

這項比賽由新傳媒《8視界》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聯合主辦,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鼎力支持,共52名學生獲頒26個獎項。

所有得獎作品都發布在《8視界新聞網》《好Young》的「我來報新聞」欄目。


相关文章

  • 【方威捷性侵案】被揭和少女發生關係 以死相逼少女棄案
  • 同行眼紅下的暴力血案!乾糧店助手揮拳暴擊鄰店少東,致其顱骨骨折留永久傷痕
  • 貧窮限制想像!在新加坡看演唱會門票有多貴?LadyGaga3萬,霉霉5萬,火星哥近4萬
  • 新加坡租房全攻略!從房型選擇到避坑指南,這一篇全搞定!
  • 全球最大電池商寧德時代登陸港交所 帶動新股熱潮
  • 歡慶建國60周年 聖淘沙心之音推出娘惹主題裝置
  • 六名司機涉嫌撞後逃逸 明天被提控
  • 男子遙控飛機墜入校園險傷人 被罰7000元
  • 女神趁「休息日」走走享美食 粉絲分享捕獲「野生卡卡」畫面